2025年3月19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徐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井秋红凭借精湛的“香包(徐州香包)”制作技艺光荣入选,成为徐州香包这一千年非遗的当代守护者。
(井秋红)
徐州香包:千年非遗,汉韵流芳
徐州香包是江苏省徐州市的传统手工艺品,以造型新奇、色彩浓烈、内装中草药香料为特色,兼具实用性与艺术性。其历史可追溯至汉代,作为两汉文化的发源地,徐州香包融合了汉画像石的粗犷风格与民俗寓意,常见图案包括龙凤呈祥、松鹤延年等吉祥主题,近年还创新推出卡通动物、节气主题等现代设计。香包内装十八种中草药配制的香料,可驱蚊防潮、净化空气,承载着百姓对美好生活的祈愿。
(井秋红设计制作的《多籽石榴》香包)
四十年匠心,让非遗“活”起来
1969年生于江苏徐州的井秋红,自14岁起跟随母亲、曹氏香包第三代传人曹凤英学艺,至今已深耕香包制作40余年。她完整继承了选料、裁剪、缝制、填充等核心技艺,更以创新赋予传统工艺新生命。
设计革新——推出节气香包、卡通动物系列等作品,将汉代文化元素与现代审美结合,让香包成为年轻人喜爱的“潮品”;
传承突破——打破家族传承模式,面向社会收徒授艺,并在中国矿业大学等高校开设课程,推动非遗进校园;
文化推广——2024年,井秋红登上央视《新春非遗之夜》,向全国观众展示香包制作技艺与文化内涵,获广泛赞誉。
(井秋红开展非遗技艺传承教学)
非遗传承,步履不停
井秋红不仅守护着香包技艺,更致力于将其产业化发展。2023年,她筹建了曹氏香包博物馆(汉王镇紫山村),陈列近千件历代香包文物,提供研学、体验服务,让公众沉浸式感受非遗魅力。其作品多次获国家级、省市级奖项,并作为国礼赠予国际友人。
“非遗不是博物馆里的展品,而是要融入生活、服务当代。”井秋红表示,未来将继续探索传统与现代的融合,让徐州香包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