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关注徐州文联
微信公众号
首页 > 文艺热评

文艺视角下的徐州 | 朱群英:艳阳拂煦小康梦(上)

发布时间:2020-9-4
内容作者:

(一)

七月的天空熠熠生辉,七月的大地语笑喧阗,七月的星光照亮迢遥的路,七月的彩霞点燃胸中的火。七月的脸庞漾起欢悦的漩涡,七月的心底飞出真诚的祝福。
冒着溽溽酷暑,我徜徉在波光粼粼的大沙河畔。河面烟波浩茫,远方水天湛蓝,近处细澜荡漾,两岸花草树木郁郁葱葱,空中暗香弥漫,不时有鸟高低盘旋,或急速掠过水面。观光车缓缓行驶,从画中驶来,又驶进画中。我仿佛也醉入了仙境,不顾头发被风吹散,被雨雾打湿,无论站在哪个角度,都将自己定格成一首诗、一幅画。
品咂绿意弥漫的缥缈意境,是我心心念念的一个梦想。此刻,梦想成真,我的心跳骤然加快,愉悦的心情难以言表,思绪也在鸟语花香里悄然穿越,奔向大沙河的流金岁月,去探寻脱贫攻坚追梦求索的文化传奇。大沙河,这条黄金水道,在党的阳光照耀下,恰似黄淮大地一道绚丽耀眼的彩虹。
黄河之水天上来。每一位炎黄子孙的心中,都有一条黄河!天地幽幽,岁月悠悠,自古以来,黄河就是人们议论的话题,也是人们纷争和思考的话题。人们提起江苏,脑海里就会出现两个鲜明的对照:人间天堂的江南--名符其实的鱼米之乡,贫穷落后的苏北--多灾多难的土地!黄河水一次次扑来,黄沙一层层掩埋……满目黄沙,留下祖先搏斗的足迹。脚一拔出,又遂被沙土埋起。真是风吹沙子走,抬脚不见踪。只有那黄色蛟龙一夜飞来飞去,踏下的沙土丘高高低低。喘息与抗争,不屈的精神、分明的爱憎,渐渐融入丰县人的血脉。大沙河终以其卓然超群的形象改变了这鲜为人知的历史,用看得见、摸得着的事实,向人们展现出一幅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美好图景,展示着自己那现代都市村庄的丰姿。
丰县大沙河果园,绿树成荫、景色宜人。这里是省内最大的水果生产基地,每年硕果累累。仅此果园,年产各类水果20万吨以上,成为丰县一方百姓快步致富奔小康的“助推器”。
这里更是丰县上下精心呵护良好生态、加快实施富民工程,实现同步双赢的真实写照。生态富民,规划先行。丰县大沙河,像一个成长的壮实青年,一天一天健壮起自己的胳膊;丰县,像走出乡野的健美村姑,在淳朴中提升着自己内在的魅力和文化品牌。
文化产业是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和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听着大沙河镇相关负责人的介绍,我们建议,建房造景相对比较容易,做好内容内涵开发就不容易了。丰县相对偏远,要把“人们为什么要来,来了能激发什么样的情感共鸣”这个产业基点想清楚、表达好,和故黄河湿地景区、大沙河果都生态园等特色项目整合联动,才有可能形成丰厚的产业回报。
正如曲阜有儒,灵山有佛,武当有道,文化的魅力在于精神的皈依和升华,单单依靠投资造景、简单复制是远远不够的。这一方面,天赐汉缘,丰县或许还真要从曲阜孔庙、无锡灵山等创意与开发都比较成功的项目上多多借鉴。千树万果压枝低,万香千红秋最知。
近年来,丰县以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为目标,按照“生态、发展、富民”三位一体的发展新理念,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奋力开创百姓富、生态美的丰县新篇章。
如果我们把经济发展比作正如火如荼进行的世界杯,上半场看的是经济高速发展,下半场拼的就是高质量发展。在从“有没有”到“好不好”的新时代竞赛里,更要真抓实干,埋头苦干,稳扎稳打。
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这是丰县决策者脱贫攻坚的郑重承诺。立足实际,丰县从2012年起启动实施脱贫奔小康工程。推动低收入人口创业就业是丰县扶贫攻坚的重要抓手。丰县瞄准低收入人口整体实现脱贫目标,着力抓好到村到户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没有众里寻他的艰辛,又怎能有蓦然回首的惊喜?!
乡村的变化,在改革中洋溢喜悦。各大超市商品琳琅满目,还有无数的各种商店,一片繁荣景象,一排排高耸的路灯,一串串大红灯笼。你看,有一家大型商场正在热热闹闹地搞促销呢。服务员微笑着向一个老奶奶细心地推介商品;还有一对恋人喃喃低语,正在商量着买什么嫁妆……
我们又来到了菜场,真的与以往大不相同了,一年四季什么蔬菜都有,保你挑得眼花缭乱。有用喇叭高声喊的,还有站在高处绵绵叫卖的,一片人声鼎沸。
我们又回到了家中,彩电、冰箱、洗衣机、电动车、电热水器、太阳能、电饭锅,各式电器一应俱全,人们的生活真的一天比一天芝麻开花节节高。宽敞明亮的楼房,屋里陈设沙发、衣柜、餐桌等,也是应有尽有。煮饭用的是电饭煲,炒菜用的是天然气,真是清洁又便捷。数字电视、网络宽带,让人足不出户便可通晓天下大事,领略世界风情。树木繁茂,草地绿绿的,还有许多玫瑰花恣意地开着,村外有一条潺潺媛媛的小河,河面上再也看不见丁点垃圾了,鱼儿在里面懒洋洋地游来游去。河堤上满布着花草,靠近河边,有亭台可以歇息,是一个游玩的好去处。村里有一群老人,还每天晚上学跳舞呢!原来,精神文化生活也越来越丰富了啊!空气清新,环境优美,形成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的画面。
乡村的变化,在开放中收获希望。乡村互联互通,道路平坦的柏油马路改变了曾经尘土飞扬的年代,两旁一排排绿油油的绿化树,折射出家乡人民的勤劳与勇敢。走进乡村大街小巷,各类文化宣传、标语等都充满着时代感,激光灯闪烁着幸福的味道。网络家家通,电子商务购物迅速不断地冲击着百姓家庭。
乡村的变化,在成长中浓缩力量。目睹乡村从网络宣传到新媒体互动,每次变迁都汇聚着新时代发展的巨大力量。今天,随着美丽乡村建设的红红火火,人们的生活追求不再是单一的吃饱与穿暖,而是在更高层面上,追求精神价值的提升与享受。

 

 

(二)

 

只消40分钟的路程就来到了家乡的镇上,刚下车就见等在路边的表弟大步上前,紧紧地握住我的双手,顿时浓厚的兄弟情谊像一股滚烫的暖流迅速涌遍了全身。
“等一下,我买,买双,雨鞋!”我有点迟疑地近乎口吃,声音压得很低很低。
“买那干什么,现在都是水泥路了,平平坦坦的,保证你不会湿鞋!”表弟眼珠子瞪得圆溜溜的。
“前几年,那砂石路不才只是通到村部吗?离家还有半里多土路呀!”我不大相信地说,唾沫星子喷的老远。
“那都是陈谷子烂芝麻的事了,现在,大小村庄都通水泥路了。”表弟有些眉飞色舞了。
“老弟混得鸟枪换炮了,还有了亮铮铮的小车子。”我赞不绝口地夸表弟。
“嗨!现在,小车子又算个啥呀,本地的年轻人差不多都有呢!”表弟的口吻实在是不小呢,但分明丝毫没有吹嘘的成分。
说句老实话,“夏季天,孩儿面,”连阴雨哩哩啦啦一直不停,我早有心理准备来家和稀泥的,听了表弟的一席响当当的话,心中畅快了许多,晴朗了一片。
路上,汽车走得平平稳稳,一点儿也不摇晃。我透过车窗往外看,只见笔直平坦的公路代替了往日的泥土小路。路边的树木高大茂盛,纵横交错的枝叶架起了连绵逶迤的绿色凉棚,我们坐在小汽车上感到神清气爽。公路两边是一望无际的果园,蓊蓊郁郁的果树在微风中翩翩起舞,仿佛在热情地欢迎我们的到来。
到了村口,车缓缓地停了下来。我下车一望,啊!一座座漂亮的楼房出现在我的眼前。我疑惑不解地问:“是不是我们走错了?”表弟笑着说:“一点不假呀,这就是咱们镇里建设的新农村呀!”我半信半疑地跟着表弟往前走,不一会儿,表弟在一座崭新的院落前停住了脚步。墙上贴着洁白的瓷砖在阳光下闪闪发亮。我正觉得诧异,恍惚之间,只见一个七十多岁的老人从楼里满面红光地走出来。“啊,是外婆!”我一蹦三尺高,喜悦地叫着跑过去跟外婆拥抱起来。外婆高兴得合不拢嘴了。外婆拉着我走进宽阔的大厅,大厅里的摆设亮堂堂的:油光发亮的红木沙发,五十四寸液晶大彩电,乳白色的冰箱,能大能小的饭桌,雪白的墙上挂着美丽的山水画日历电子钟……
紧接着,邻居们呼啦一声围上来问长问短,那个亲热劲儿着实感动得我嗓子发哽,眼圈发湿,许久静不下心来。是啊!这纯朴的乡风民俗,厚道的邻里之谊,在都市里是难以享受到的呀。
这些年来,外婆家的农村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新农村,新政策,从党和政府按农村60岁以上的老年人,每月可领取60元养老金政策实施,按年龄高低的不同层次发放,外婆70岁就能领到70元一个月的养老金。外婆说:“这是党的政策好,我们的日子才过得这样甜蜜蜜啊!我一定要活到一百岁呢!”那张满是皱纹饱经风霜的脸上,再也不见了往昔的愁苦和困惑,我从她那双虽然有点昏花却充满自信的眼睛里,看到的是满满的感激和欣喜。
表弟一边滔滔不绝地诉说着村里对他的扶持和帮助,一边邀请我晚上去他家吃鱼喝酒。瞧!那副手舞足蹈的得意劲儿,着实令人艳羡!
是啊!汤汤不息的岁月,多么像一面庞硕闪亮的镜子,折射悠远的过去,辉映璀璨的现实,昭示辉煌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