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云龙九节山,山西麓十里杏林北边有个小石潭,潭上方石壁缝隙长年淌清泉,石壁上镌刻三个繁体大字“劉備泉”。刘备泉顶端坐着青瓦四角流碧亭,以前此泉也称“流壁泉”。三让亭位于刘备泉不远处茂密山林间。
徐州自古多名胜,仅云龙湖就有十八景可观览,其中的“石壁留踪”,指的就是刘备泉。
汉武帝时天下分十三州设刺史职官,徐州为其一州,汉成帝即位,改刺史称牧。东汉末年朝廷为平息大乱,重设州牧居郡守之上。乱世中军阀割据争斗,牧官陶谦危难时刻得刘备解救,他三让徐州牌印请刘备主政。四方枭雄角逐混战,刘备有桃园三结义张飞、关羽左膀右臂助力,在徐州之日可谓仁义英豪。云龙山下这眼“流壁泉”,由于刘皇叔做过东汉乱世时徐州牧,今名“刘备泉”。
刘备泉在徐州很早就有记载,同治《徐州府志》曰:“泉则城南二里云龙山西麓有流碧泉,泉从石隙出,入石狗湖。”府志所指石狗湖即现在云龙湖,刘备泉处在山下湖水边。
刘备泉依山面湖,泉在湖东,距湖咫尺之远。云龙湖长年喝着刘备泉流水,增添许些湖光美色;每当晚霞夕照,清风掠湖吹,刘备泉看着云龙湖荡碎一池红金片。
清代铜山诗人杨淮赞刘备泉:“苔遥踏新绿,缓步龙山曲。清泉石罅中,澹澹流碧玉。酌之深我心,冷澈沁肌骨。微雨济阳春,含生尽可欲。藉草泉之侧,悠然散遐瞩。”当代徐州诗人徐书信《刘备泉怀古》:“刘备泉清汩汩流,紫藤香蔓笼田头。躬身一掬枭雄泪,洒向天边都是忧。”千百年来文人雅士不乏吟泉骚客,唐代诗佛王维就有“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佳句,好似描写云龙山下刘备泉。
刘备泉边蝴蝶翩翩飞舞,去那赏泉,四季景色变着样不尽一般。
春天回来了,阳光明媚,大地复苏,春风又绿云龙湖岸边,杨柳临湖成行,柳丝随风悠悠扬,迎春花簇簇艳黄,湖水轻搖浪拍岸。在这个草长莺飞的季节,泉湖间十里杏林千树万树杏花盛开,放眼由近及远,杏花开满山岗。人们换上春装,带上孩子出游踏青,置身刘备泉杏花林中,听叽喳鸟语,闻杏林花香,观落英缤纷,石壁汩春泉。
夏天,绿树掩映刘备泉。清早,我去云龙山晨练后,顺山路来到刘备泉,取石潭泉水洗手擦把汗,坐在石壁上方流碧亭里,芳草萋萋,股股凉荫从山林透出,阵阵清风自湖面袭来,清清爽爽,说话闲聊,真是处消遣小憩的好地方,石壁汩夏泉。
秋天的刘备泉,湖山雨洗后,泉经沐浴豁然一新涌出泉水,并有秋风、秋水、秋叶装点。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刘备泉周围五彩斑斓,清澈的是泉水,葱郁的是松柏,红透的是枫叶,瓦蓝的是天空。云龙湖荡漾潋滟秋波,好似向刘备泉传递情谊,泉湖两相伴,石壁汩秋泉。
北风那个吹,雪花那个飘飘,一夜之间,飞雪洋洋洒洒漫天铺地,山野一片霎白茫茫。刘备泉石壁也挂上厚厚的冬雪,流碧亭白了,十里杏林白了,云龙山白了,银装素裹。但云龙湖若大的湖面依然清水一汪,水平如镜,湖水映雪像,欧鸟湖上低空飞旋,野鸭领航一众雏鸭湖中浮游。地白湖碧风色寒,石壁汩冬泉。
刘备泉北边不远处的三让亭,为纪念东汉末年陶谦授刘备州牧牌印三让徐州,颂刘皇叔重义厚德而建,三让亭也诠释着徐州人从古至今有情有义的性格和品德。
沿山间石径向北走百米后,再攀登七十余个石阶,就来到树林中三让亭。三让亭和其他亭子相比别致,亭形结构不同,为三根亭柱三角亭,意喻三让徐州,“三让亭”牌匾悬亭正上方。三让亭那松柏郁郁青竹翠,雨打青石苔藓绿绒绒,站在三让亭边高处向西眺望,烟波浩渺云龙湖一览无余,游船点点。
我翻阅史书《三国志》,陶谦拱手让刘备做徐州牧有史为记,但陶谦究竟几次让徐州史书并没有记载。陶谦三让徐州是罗贯中古典小说《三国演义》大事不虚、小节不拘,赞扬刘备写的三让故事广为流传。
曹操的老父去兖州与家人相聚路过徐州,陶谦一心想交好曹操,亲到徐州入境处迎接曹父,并大设筵宴热情款待留住二日。曹父走时特派都尉张闿带兵护送。怎料张闿曾为黄巾贼性不改,见财起意生歹心,图财害命,把曹父一行中途杀害落草山中。曹操误认为陶谦纵使杀父,切齿发誓与陶谦不共戴天,为报杀父之仇,亲率大军杀奔徐州讨伐陶谦。曹军所到之处,刀光血影,生灵涂炭。陶谦不是曹操对手,仰天恸哭,要自缚往曹营,任其剥割,以救徐州百姓。谋士糜竺劝阻,前往北海太守孔融处求援,孔融约刘备同去救援。刘备三兄弟来徐州城下杀散曹兵,冲入城内。陶谦见刘备仪表轩昂,语言豁达,心中大喜,命糜竺取徐州牌印授于刘备。刘备见状愕然:“我来徐州相助是出于大义,您莫非怀疑我有吞并之心?”陶谦道:“老夫年迈无能,情愿将徐州相让。”刘备哪里肯受。这是一让徐州。
二让徐州则是刘备在陶谦处写了封信,力劝曹操退兵。这时吕布攻下曹操老巢兖州,曹操急于回救,就卖个人情给刘备,拔寨即日退兵。曹兵退去以后,陶谦在城中设宴庆贺,专请刘备坐上席并对众人说:“老夫年迈,二子不才,不堪重任。刘备是皇室后代,德广才高,可坐领徐州。”刘备连忙起身道:“这样做不可,天下将以刘备为不义之人。”众人齐劝说刘备接受托付,刘备只是不从,带领将士驻军落脚小沛和徐州成掎角之势。
陶谦病重起了三让徐州念头,差人从小沛请刘备入城进卧内,告诉刘备不为别事,自己病危朝夕难保,望刘备以汉家城池为重接受牌印,掌管徐州方圆之土,以成日后霸业。刘备仍不依从,陶谦指心咽气。次日,徐州百姓官府前出现哭景:“刘使君若不领此郡,我等皆不能安生矣!”张飞、关羽和众人也从旁再三相劝,刘备才领牌印主政徐州。
三让徐州已成为历史美谈,有评书名家绘声绘色书说这个故事,还有京剧《三让徐州》剧目,该剧是言派的代表作,唱腔好听,婉委流畅,细腻传神。坐三让亭听手机下载的评书或京剧唱段,感觉如亲临东汉末年三让徐州实景现场。
我闲来没事常去刘备泉和三让亭走走,这里环境幽雅,壁泉细水长流,空气新鲜,欣赏湖光山色,品味历史故事,心旷神怡,十分的惬意。
刘备泉以前湮没在黄茅岗南边村庄里,外人知道的很少。十好几年前,黄茅岗山坡村庄迁移后,自然生态环境得到恢复,同治《徐州府志》中记载的“流壁泉”重见天日露出真颜。徐州是汉文化发源地,刘备又统领当得徐州牧,取“流壁泉”谐音为“刘备泉”,又建立三让亭,从弘扬汉文化角度理自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