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关注徐州文联
微信公众号
首页 > 文艺要闻

吴小平音乐讲座:用音乐人文情怀感染聆听者

发布时间:2021-3-15
内容作者:

3月6日,徐州市音乐家协会邀请著名作曲家国家一级作曲,文化部优秀专家,江苏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吴小平教授莅临徐州,为徐州的音乐创作人进行讲座。

1.jpg

吴小平,国家一级作曲,文化部优秀专家,中国音协会员,中国剧协会员,现为江苏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戏曲音乐学会常务理事,南京艺术学院客座教授。曾担任江苏省文化厅艺术处处长,江苏省文化厅艺术总监,江苏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曾荣获第十届文华音乐创作奖、第十七届群星奖、第七届音乐金钟奖、中国第十届电视剧单项音乐奖、并多次获中国戏剧节优秀音乐设计奖。

讲座伊始,吴小平教授以他与刘鹏春老师合作一首与徐州关系密切的《大风歌》为开场,雄劲豪迈的歌声,展现出词曲作者希望在时代吹响昂首前行的的号角,旋律引人入胜。

吴小平教授引用了罗丹的“艺术就是情感”,指出音乐艺术中应该把情感表达放在首位,歌曲中的情感表达七成靠力度强弱变化来提现,两成通过颤音,一成要遵循汉语读音的调号规律。吴小平教授在还现场声情并茂的范唱《梅兰芳》,让在场听课的会员直观感受到“情感”在艺术中的展现。同时,吴教授还给大家总结了旋律的力度变化规律,为歌曲写作提出了“唱出心理,唱出自己的作品要表达的情感”。

吴老师为歌曲创作者提出要求:在音准、节奏上要有严格的训练,有一定的水准,能够准确、迅速地转换一条旋律在不同调式中不同首调的唱名。作曲者,要能判断、筛选出有感染力,有深度的歌词。而说到歌曲旋律的创作时,要注重“点线”、“说唱”的合理安排,包括对歌曲中音区的使用都细致地给予了分析指导。

讲座中,吴教授还提到音乐动机的展开与主题的发展,他结合详细讲解,同时提出歌曲写作不能局限于一种节拍、一种调式,可以多样性,但是主题要鲜明、有特点。

整场学术讲座,吴教授结合他所创作的多首作品,用实例指导大家如何用音乐文人的情怀感染者参与者,满满的“干货”,使聆听的会员收获颇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