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关注徐州文联
微信公众号
首页 > 文艺要闻

徐州市文艺界代表座谈会 | “十三五”文艺成果集萃

发布时间:2021-4-22
内容作者:

 打造“文艺徐军” 夯实文化高地

——在徐州市文艺界代表座谈会上的发言

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 王雪春

 

1.jpg

芳菲四月,周铁根书记、庄兆林市长及在座领导亲自召开全市文艺界代表座谈会,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我市文艺工作和文艺工作者的关心和关怀,我们倍感亲切、备受鼓舞。下面,就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省委娄勤俭书记在省第十次文代会上的讲话精神和市委周铁根书记在市第六次文代会以及第147次常委会上关于宣传思想工作的指示精神,做好下一步文联工作,我代表市文联及全市文艺界汇报如下。

一、强化政治引领,围绕大局唱响主旋律

在文艺界深入开展“四史”学习教育和“明德行动”,不断完善文艺骨干、基层文联干部常态化培训机制,团结引领文艺工作者听党话、跟党走;聚焦新时代重大主题发挥文艺宣传优势,今年,将举全市文艺战线之力,精心筹划“党的光辉照我心”系列文艺活动,举办好“党的光辉照我心”——徐州市庆祝建党100周年经典作品百场合唱展演、“光影筑梦”——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徐州摄影展等重点活动,为党的百年华诞献上徐州贺礼;重点围绕娄书记讲话中点题的“抗疫故事、创新故事、转型故事、开放故事、奋斗故事”,主动聚焦打造新发展理念区域样板、建设世界级汉文化传承和旅游目的地、发展运河文化和乡村文化等,精心组织一批主题文艺活动和文艺创作,实施“百人百村行·幸福小康路”艺术援乡计划,配合市委宣传部开展好“向标兵看齐 为一流服务”宣传面对面活动。

二、强化精准发力,繁荣创作实现新突破

制定“十四五”徐州文艺精品创作规划,突出重大现实题材,开展文艺精品创作;继续实施文学精品创作扶持计划,做大做强“汉风作家群”;瞄准电视金鹰奖、音乐金钟奖、第27届全国摄影展等国家级奖项和省级以上“五个一”工程奖,提前组织主题创作,并开展点评会等赛前冲刺活动精心打磨作品;推动民间文艺、传统戏剧、民间舞蹈等与现代技术、新媒介深度融合,创作一批“跨界”文创新品;积极扶持以香包、铁壶、传统服饰等为代表的徐州非遗和民间手工艺,拓展文化产业;推动创作与评论良性互动,将文艺评论渗透到创作生产全过程;成立徐州网络作家协会,团结文学界新社会阶层力量;启动“网上文联”建设,积极探索“云展览”“云课堂”等呈现方式,构建线上线下一体的工作运行格局。

三、强化人才培育,着眼长远构筑新优势

积极向全省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江苏紫金文化英才和优青评选举荐人才,推荐实力强、潜力大的杰出艺术家担任国家、省级文艺家协会理事或主席团成员,培养一批在全国、全省文艺界具有话语权和影响力的文艺领军人才;建立徐州文艺人才库,启动“名师带徒”工程,大力团结“文艺两新”,为各类人才提供均等的培训、展演、评奖、支教等机会,创造更宽阔的艺术舞台和成长空间;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建立健全文艺人才评价体系、道德监督机制,着力打造风清气正、德艺双馨的文艺人才队伍。

四、强化品牌引领,文化影响跃上新高度

深入挖掘徐州历史文化资源,做大做强“李可染艺术节”“彭城画派”“中国书法名城”“天工汉玉”“徐州少儿舞蹈”等文艺品牌,今年着力办好“百年辉煌 同心筑梦”——全国知名画派·画家画徐州、“墨香百年”——江苏省行草书作品展、“红色记忆”——李可染艺术馆馆藏珍品展等重点活动;积极与中国文联、省文联开展交流合作,争取国家级、省级文艺品牌活动落户徐州,促进优质文艺资源向徐州集聚;发挥“亚欧·丝路·名城艺术联会”的辐射带动作用,建立“淮海经济区文艺发展联盟”,不断提升徐州文化区域首位度;整合资源打造文艺惠民系列品牌,主动融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更好地发挥文艺志愿服务作用,实现“送文艺”“种文艺”“展文艺”的有机融合。

五、强化自身建设,履职能力适应新形势

认真履行团结引领、联络协调、服务管理、自律维权的职能,在搭建平台、培养人才、推出精品、阵地建设等方面推出更新的改革举措;更加主动引领行业建设,着力优化文联组织体系,加强文艺家协会正规化建设,扶持帮助基层文联,强化行业服务、行业管理、行业自律,更好地团结凝聚广大文艺工作者;响应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总体要求,联合教育部门组织艺术家走进校园进行美育支教,同时面向全社会普及审美教育;加大文艺家维权服务力度,真正把文联建设成为向心力强、充满活力的文艺工作者之家。

我们将以此次座谈会为契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切实肩负起“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重大使命,用实干创造、用奋斗作答,为构筑文化强市、建设“强富美高”新徐州、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再立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