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回顾党的光辉历程,讴歌党的丰功伟绩,抒发感党恩情怀,徐州市公安局紧密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政法队伍教育整顿,邀请徐州本地知名作家开展“重走总书记视察徐州之路”暨作家进警营活动,相继赴贾汪区马庄村、王杰部队、淮海战役纪念馆、徐工集团,以及贾汪分局马庄派出所、云龙分局王杰派出所、泉山分局奎山派出所、经开区分局大黄山派出所、大庙派出所等地,充分挖掘、深入采写、精心创作,展现徐州公安机关和广大民警从革命先烈身上汲取力量,把信仰的种子植入灵魂,把红色的基因融入血脉,把忠诚的警魂刻在心间,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断推进公安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感人事迹,展示公安民警时代风采,向党的百年华诞献礼。
一名普通的解放军战士,面对即将爆炸的炸药包,纵身一跃,挽救了12人的生命,将自己永远定格在年轻的23岁,他就是——王杰。2009年,他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他以远低于平均值的人生长度,活出了远超于常人的生命密度。
时光荏苒、时代变迁,“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王杰精神经受了岁月的洗礼却从未褪色。
淬炼公安铁军,组建“警营王杰班”
“王杰的枪我们扛,王杰的歌我们唱,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一心为革命,永远跟着党……”这首雄壮嘹亮的军歌在2020年7月30日下午响彻云龙警营。
为深入开展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弘扬英模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徐州市公安局云龙分局充分发挥辖区红色资源优势,紧密结合公安队伍建设实际,大力弘扬和传承英雄王杰精神,推动新时代王杰精神在警营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引领公安工作高质量发展。
在与驻徐王杰部队长期共建基础上,充分发挥分局现有52名王杰部队军转民警的资源优势,在分局内部成立“警营王杰班”,人员涵盖分局机关直属队和派出所各个岗位,并成立了临时党支部和若干党小组。首任班长王先云曾是王杰部队“王杰班”第18任班长。
“警营王杰班”成立仪式上,52名王杰部队军转民警仿佛又回到了魂牵梦萦的军营,回到了激情燃烧的岁月。他们警容严整,精神振奋,云龙区副区长、公安分局局长赵修水将一面绣有“警营王杰班”的旗帜郑重授予首任班长王先云。
接过光荣的旗帜,王先云代表“警营王杰班”全体人员表态:“全班人员将模范带头,担当作为,以点带面激励带动全局民警学习践行王杰精神,常态化组织开展弘扬王杰精神各项活动,奋力争做新时代警营王杰新传人……”
“‘警营王杰班’是云龙分局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王杰精神的重要力量,是推动云龙公安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泉……”赵修水介绍,“警营王杰班”一个人就是一面旗帜,既要当好王杰精神的践行者,又要当好王杰故事的讲述者,更要当好带动大家的领跑者。
52名王杰部队军转民警,在“警营王杰班”,肩负着“弘扬英模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的使命,他们在云龙警营开始了新的征程。
“两不怕”融入血脉,做王杰精神的传承人
青年派出所“警营王杰班”成员、高大儒雅的办案民警葛松曾在王杰部队当过排长,在“王杰部队”,他和战友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一团火,他们在军营里淬炼历练,随时准备保家卫国。转业后的葛松,虽然身份和职责变了,但是“弘扬传承王杰精神、当好王杰传人”的这一使命依然激励着他在新的岗位上忠于职守、履职尽责。
作为办案民警,他不停地在办案中,仅2020年外出办案就多达9次,长的半个月,短的三四天,足迹涉及浙江、辽宁、山东、河南、山西等,一直在路上,或蹲守、或取证、或走访,风雨无阻,无怨无悔。
2020年6月中旬,在公安部“净网2020”集群战役中,徐州警方抽调包括葛松在内的警力100余人赶赴湖北、河南、山东等地,进行集中抓捕行动。葛松与同事两人到山东聊城抓了8个犯罪嫌疑人。原本可以押回徐州再审问,但是,葛松深知,第一遍审,数据最真实、最可靠。于是紧张的抓捕后,又是连续两天审问。这份坚守、坚持,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在支撑,是对得起工作、对得起党性的责任让他责无旁贷。
功夫不负有心人。以葛松为代表的徐州警方,最终捣毁了一个为网络诈骗、赌博等犯罪提供交易的特大黑产平台,抓获犯罪嫌疑人84名,串并各类网络诈骗案件1300多起,涉案金额5000多万元。
任职两年的他,先后参加市局、分局专案组,参与破获多起案件,均圆满完成任务。葛松说:“我们派出所,来自王杰部队的就有10人,占1/3,他们个个都是我学习的榜样,个个都是好样的,我们要把公安民警的样子树在老百姓的口碑里,立在时代的风浪里。”
“三不伸手”的最好诠释,做王杰精神的践行者
王杰“在荣誉上不伸手,在待遇上不伸手,在物质上不伸手”。云龙分局新生派出所民警、警营王杰班成员郭华民,就是“三不伸手”的典型。
52岁的郭华民,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敦厚、实在。这位曾任王杰生前所在连队排长的汉子,说起在“王杰班”里每天雷打不动点名的情形,声音洪亮,两眼放光。2005年转业后分配到新生派出所的郭华民,依然是随叫随到、随时准备为老百姓奉献一切、牺牲生命的“王杰”。
“郭警官来了,派出所来人了!”,瓢泼大雨中,居民见到他时充满惊喜的声音,就是对他最大的认可。
2020年6月12日,徐州连降暴雨,新生街是老旧棚户区,郭华民冒着暴雨深入社区排查灾情。当他走到黄河西路117号住户种大哥家时,因地势低洼,最深的地方积水已经没至大腿处,冰箱横躺在水中,积水已经漫到床沿,夫妻俩正六神无主,一筹莫展,一个坐在外屋的床上,一个蹲在里屋的床上,而郭大姐正蹲在床上给女儿通电话,看到郭华民来了,就对着手机说:“郭警官来了,派出所来人了!”见此情景,郭华民来不及想电器是否漏电危及生命,二话不说背起郭大姐就向外转移,蹚着齐腰深的水往返多次,将受困人员和贵重物资背到安全地带。
从警16载,“民心所向,行之所往”,这八个字始终是郭华民奉行的工作信条。无论是2005年在板房搭建的宣武警务室忘我的工作,还是在2015年回到所里办案队的四处奔波;无论是在水深及腰的大雨中帮助新生社区老旧棚户区群众及时转移财物,还是积极联系相关部门帮助辖区居民协商建设车棚,他都以身作则,躬身践行。如今,每当所里提到王杰精神,大家第一个想到的是他,一句“不愧是王杰连队出来的”就是对他的最好褒奖。
进了“警营王杰班”,干警们工作处处冲在先。像葛松、郭华民这样的干警,比比皆是,铺开就是“满天星”。
2009年转业从警,现为云龙分局狮子山派出所社区民警、“警营王杰班”副班长的毛恒洪,精耕细作社区这块“责任田”。小至邻里纠纷、人口流动,大至应急救助、盘查破案,都作为神圣职责放在心上。为路灯亮化、监控安装、加强物防和技防力量,他忙碌奔走,解决了窨井盖缺失、下水道不通等一批居民反映突出的问题。“毛警官天天来,我们熟悉的很!”“毛警官为我们做了许多实事、好事,是我们的贴心人!”群众的口碑和信任是对毛恒洪最大的肯定。
大郭庄派出所副所长朱彦忠,始终把王杰精神当作破案的“法宝”,带领警组办理刑事案件40余起,打处犯罪嫌疑人60余人……身为分局“警营王杰班”一员,教育整顿期间,和王杰班宣讲团成员到基层各单位开展弘扬王杰精神讲述活动,结合公安工作阐释新时代公安特色王杰精神的实质内涵,引导全警争当王杰精神的践行者。
补足“精神之钙”,结对子“开新局”
为感悟英雄王杰的绝对忠诚,云龙分局专门组织“警营王杰班”全体人员到王杰当年牺牲地——邳州市王杰纪念馆和王杰部队王杰烈士事迹陈列馆学习教育,补足“精神之钙”。
云龙分局始终把学习英模精神、传承红色基因作为深入推进教育整顿先行试点的有力“抓手”,先后组织全局510名民警走进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走进王杰部队、走进徐工集团、走进马庄等地,重温初心使命,激励担当作为。
云龙分局还专门组织“警营王杰班”与王杰部队“王杰班”结成共建对子。曾任“王杰班”第18任班长、现任“警营王杰班”班长的王先云,重回“王杰班”时激动不已,感受颇深。对于弘扬王杰精神,更是有着他独特的见解,他说:弘扬“王杰精神”首先是“学”,要学王杰日记、王杰事迹,学习他“信念坚定跟党走”的执着,体会他“勇猛精进争一流”的作风,感受他“舍生忘死为百姓”的情怀,领悟他“一身正气不伸手”的境界;其次是“比”,以王杰为镜子照一照、为尺子量一量、为标杆比一比,像王杰那样关键时刻冲得上去。作为流淌着王杰部队血液的共和国曾经的军人、新时代的人民警察,更要做王杰故事的讲述者、王杰精神的传递者与践行者。
1992年12月入伍的王先云在部队期间,就以老班长王杰为榜样,荣立个人三等功3次。2009年转业到公安工作,脱下戎装换上警服,更迭的是职责,不变的是红彤彤的初心。
当成立“警营王杰班”临时党支部时,分局党委副书记、政委何如春就要求“警营王杰班”全体成员要提高政治站位,肩负起传承和弘扬王杰精神的政治责任。王先云,义不容辞,一马当先,成为警营中宣讲王杰精神的领头雁。
他受徐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邀请,在徐州市区县进行多次宣讲,向社会各界人士宣扬“王杰精神”;在今年徐州市组织的退役军人党员讲“微党课”竞赛中获得一等奖;被评为“退役军人思想政治工作宣传员”,王杰小学、王杰中学,各个社区都闪现他宣讲的身影。秣马厉兵,在他的率先垂范下,一线宣讲扬帆起航,“警营王杰班”宣讲员齐心协力推动宣讲活动走深走实,扎实推进引领全警。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警营王杰班”定下两条“铁规”:每月集中组织一次党的创新理论学习和践行王杰精神实践活动,扎牢“信仰之根”,挺直“精神脊梁”;立足本职岗位,发挥“头雁效应”,人人都是宣传员,以点带面引领全局民警争做“王杰式”民警,打造“王杰式”警队。
每名党员都是一面旗帜,每个支部都是坚强战斗堡垒。全面深入讲述,汇聚起全警争当王杰传人的强大动力。王杰精神也渐渐播撒到警营、社区、学校,汇集起波澜壮阔的弘扬英模精神、践行王杰精神的时代洪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