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上午,徐州市作协、徐州工程学院人文学院联合为潇湘路小学学生开设了一次别开生面的红色文学云研学。往年清明时节,许多学生都会开展祭扫烈士陵园的活动。然而受疫情影响,今年清明期间的线下祭扫只能付之阙如。
为赓续红色精神,鼓舞小学生战胜疫情的信心,本次云研学的主讲人——徐州工程学院李琬讲授了红色经典《红岩》的《小萝卜头的故事》。
她首先引导同学们比较自己与小萝卜头学习条件的差异,随后以配乐故事的形式讲述了小萝卜头名字的由来和他学习、斗争、被害等情况,继而师生一起总结小萝卜头的精神品质,并讨论其对当前抗疫工作的启发意义。
在互动中,一位小朋友说:“小萝卜头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还努力学习,我也要克服惰性心理,现在虽然都是线上上课,我也得好好学,这样长大后才能成为对祖国有用的人”。另一位小朋友说:“尽管小萝卜的父母没能给他提供好的生活条件,但小萝卜头依然十分孝顺。现在妈妈在抗疫一线,我在家得像小萝卜头那样懂事,这样妈妈才能安心工作。相信只要大家齐心协力,疫情一定能够尽快结束。”
“寻迹红蕴”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是徐州工程学院人文学院特色课程——中国红色文学传承与传播结出的一枚硕果。在人文学院副院长、课程负责人吴云以及张洁、张岩老师的指导下,项目利用课程培养的红色文学传承与传播人才优势,与徐州市作协、徐州红色文化教育培训有限公司联合,面向小学生开展“沉浸式、可触摸红色研学”系列活动,推动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市作协、徐州工程学院人文学院为应对疫情,开展探索了课程新模式,为学生注入了战胜疫情的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