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关注徐州文联
微信公众号
首页 > 文艺热评

文艺视角下的徐州 | 甘汉生:宕口山地的新生

发布时间:2019-12-7
内容作者:徐州文艺网

让我们把脚步由市区的西北部移到市区的东部,走进位于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珠山宕口公园。

从位于东珠山脚下的波光潋滟的金龙湖东岸,信步踏上进入宕口公园的山道。脚下的山道曲折逶迤着引领游人缓缓向前,山道不算太宽,能容得下四五个人相对走过。依山坡平缓不一铺设着褐红色的石板和青色的鹅卵石,脚放在上面直感觉不是在登山而是在闹市的步行街或松软的海滩行走。只是周围没有闹市的喧嚣和大海的波涛。路两旁油绿的草地上,紧沿路边栽植着半人高的疏密相间的女贞子,间隔大约20米吧,栽植着一棵高出女贞子绿丛的五角红枫,把绿丛点缀的富有生机和活力,俨然两条并排静卧的青龙,守护着这片青山绿水。到了公园的平缓之处,也就是原来东珠山的低谷。两坛清水泛着清波,相互映应,像山的一双明目。起名曰:日潭和月潭。逢天晴风爽的日子,山顶的蓝天、白云、青松、翠柏、山腰的映山红,倒影在潭里,随风摇曳,洋溢着迷人的灵韵。潭水岸边生长着葱茏的蒲苇、芦竹、水葱,这些水生植物都是净化水质的能手,招呼着鱼儿围在它们周围不停地摇动着尾巴。在苇竹的掩映下,一座造型古朴结构简捷的茅屋吸引着过往的游客。茅屋让人很容易就想起了成都的杜甫草堂和杜甫的著名诗篇《秋风为茅屋所破歌》。许多游人围在茅屋四周,摁下了照相机的快门。公园里游人摩肩接踵,甚至角落处也有人在拍照。这让许多市民引起思考:如果没有东珠山这所宕口公园,或者换句话说,宕口公园里这么多游人也拥到昔日的云龙公园,云龙公园还不成了人挨人,人挤人的人的海洋。绕着山腰一条盘旋蜿蜒的木栈道,沿山势而上。栈道用规格一致的松木板铺设,用透明的桐油刷就,透漏出原木的本色,与周围的景点树木十分协调。依着栈道一棵棵紫薇花竞相开放,有分红,有紫红,有深红,有玫瑰红,有纯白,多彩的市花装扮得栈道分外妖娆。紫薇花是徐州的市花,在东珠山栽植似乎体现了它市中心和市郊,繁华和清冷一视同仁的品质。走在栈道上脚板像踩在铺着弹簧的地板上,有些微的弹性促使你一直走下去。脚板舒服地发痒。有游人干脆脱掉鞋子,赤脚走在上面,兴致大发时,掩不住激动,竟然双脚蹦着向前。游人在栈道行走,还会有另一侧山坡飞流而下的瀑布,“哗哗哗”的水声助兴。瀑布飞流,却非直下,而是一波三折,时直流,时遇阻,再直流,再受阻,但始终不止。可称为“三叠瀑”吧。上到山顶,山间云梯是不能不体验的,脚下便是瀑布的源头,流水潺潺,溅起白色的细细水珠,升起薄薄的乳白色的雾气,飘在游人脚下。身在蓝天下,让人感觉随手可扯几缕云絮。

栈桥上、瀑布前、柳树下,处处都有新人在拍婚纱照。摄影师不再为去云龙湖、云龙山、云龙公园拍婚纱照因为人多景点少,时不时引起争吵而犯难了。这里有他们可以随处取景的位置、背景;有充分选择的山、水、桥、花、草、树、潭、亭、榭等。来此取景拍照的有即将走上新婚殿堂的新人,更有来自周边省市县的老人、学童,特别是那些豆寇年华的女子,选好一处景点,便不停地摆POSE拍照。

相机留下了新婚男女甜蜜的靓影,也让东竹山的形象走进了千家万户,传遍了大江南北。东珠山宕口公园,像一座苏州园林移到了苏北徐州的东郊,以它精致、典雅、俏丽的形象和气质,散发着诱人的光彩。

面对这样的宕口公园,很难让人想象,4年前,这里竟然是一片废弃的采石场。

市国土资源局开发区分局副局长石广明介绍说,珠山公园原本是一个采石场,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就开始有人无序开采。这些人不管山势如何,看到山体有石缝,就用撬棍掘采,掘不动就用炸药炸。今天这里放几炮,把山上的石头松动了,就开始掘采,一辆辆平板车、三轮车、拖拉机不停地把大大小小的石块拉到周围的村庄,用来砌屋墙、垒猪圈,用量最大的是烧石灰。石灰窑吐着黑烟,大口大口吞噬着开采来的石块,窑主再把成车成车的石灰送往建筑工地,换回大把大把的钞票。这一片采掘遇到障碍,明天又换个位置再放几炮,如此,炸得山体到处是坑,到处是被撕开的山体植被。加上风侵雨蚀,石头风化松动,长长有石块从山顶脱落,呼啸着着滚到山下,出现了大片陡立凌乱的露采坡面和采矿废弃地。整个山像一只穿着花马甲的被挖了胆的黑熊,奄奄一息。造成了严重的地质灾害隐患及环境污染。大风一起,沙粒、尘土飞扬,时有大如水桶的石块从上坡滚下。不但严重影响了附近居民的身体健康和生活环境,还破坏城市环境。

“以前在这里取土烧砖,形成很多水塘,用炸药轰山,山上草木全被破坏了。有一次,俺来山坡放羊,上面的一头羊在开采光滑的石面跐滑了,弄掉一些大石头,乎隆隆滚下来,下边的几头羊惊吓得躲闪不及,楞是被砸死一只。太危险了,村里人都不敢让孩子到这儿来玩。”附近村民说起原来的东珠山感叹道。

“这些地方,不治理就是一个大疮疤,将成为徐州城市发展的心头之痛。但真正治理起来,却相当困难。”想起当初修复治理时的情景,石广明意味深长地说。

2008年,一场生态修复的攻坚战在此打响。市国土资源局决心下猛药,治顽疾,让珠山宕口重现山水自然之美。

石广明指着远处的山头告诉记者,整治区因为采矿形成的人工地貌,地形较复杂:东南侧为山体,西北侧为开采石灰岩所遗留的断面,山上有两个采矿坑,一条长约40米、宽25米的道路将两个采矿坑隔开。

“我们在治理过程中本着‘因地制宜、因害设防、重点突出’的原则,区别不同的矿山地质环境,采取不同治理措施,同时根据资金情况、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危害大小、轻重缓急分期,以达到最终治理目标。”石广明介绍。

下山时,石广明一路介绍不同地形的治理方法:对于坡顶,主要清理坡顶危岩、回填乡土、砌筑坡顶当水墙、种植乔灌木,消除地质危险;坡面的处理是整个宕口整治的关键环节,首先需要通过人力来清除表面松散石块及坡面杂物,消除落石隐患,再对比较光滑的坡面进行技术处理,增加粗糙度以提高混合土的附着力。

在沿路,我们见到了山坡上加挂着许多铁丝网。“主要是护坡覆土用的。”石广明介绍,在网与岩面的空隙间填入植物根系和植物块根的种植土,促使种植土中植被的种子、块根和根茎的再生发芽和萌生,以达到快速护坡的目的。

对于坡底的处理,就相对简单一些。废旧坑塘给予整平,建成美丽的荷花塘和金鱼池;路旁大量种植植被,主要选取适合徐州地区地理环境的榆树、刺槐、女贞等树木,适当配以狗牙根、黑麦草、爬墙虎等草木,让景观更富层次感。

2010年5月,珠山宕口遗址公园一期工程完成并开始对外开放,成为全国首个宕口遗址公园。一期修复面积达150亩,栽植各类乔木灌木2万多株,铺建草坪地被4万余平方米。宕口的生态修复治理消除了矿山地质灾害隐患,也改善了矿山及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提升了周围居民的生活质量。该项目被江苏省国土资源厅评为优良工程,还被国土资源部作为宕口整治样板工程。

珠山宕口公园是徐州市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缩影。和这里一样,主城区的九里湖、贾汪的潘安湖等景区原本都曾是城市“伤疤”,经由生态修复成为了城市“绿肺”。市国土资源局局长李钢说,作为资源枯竭型城市,徐州的生态修复之路就像一场生态领域的“淮海战役”,它既是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必由之路,也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题中之义。宕口遗址公园的建成开放仅是东株山修复整治的序曲,我们还将动工兴建珠山南坡公园,总用地面积约12公顷,分为城市形象展示区、城市文化娱乐休闲区、特色山体风貌体验区、微型湿地体验区和山林自然活动区五大功能区。在山体开采区建立连续的东西向景观走廊,为游客提供生态的、连续的、丰富的景观体验;在东侧沿城市界面建立城市生活景观廊道,满足市民休闲娱乐及城市展示等综合功能需求;在西侧沿城市界面依据地势完善雨洪管理,建立雨水花园(微型湿地景观),增加区域内物种多样性,丰富景观体验;在山体未被开采区,补种高大乔木,恢复自然生态,适度建设登山路径,满足市民山体休闲活动。建设雨水花园(生态湿地景观)、箭竹林、赏星台、石矿科普展示园、彩蝶花谷、静星湖、星河瀑、朗星湖等新景观。

据悉,珠山南坡的铺装设计主材将与一期铺装统一,部分铺装材料适当加以优化,同时强化铺装的文化性景观特色。建成后的珠山南坡公园将与珠山宕口遗址公园一期合体成为经济技术开发区最具特色的城市名片。

“生态环境的改变,起到了筑巢引凤的效果,国内许多知名企业就是看中了这里的生态环境,而选择入住了徐州经济开发区高铁国际商务区。生态修复治理已渐渐成为徐州的一张城市名片。”

“从徐州市的整体情况看,近年来我们不仅让东珠山这座“采石场”变成了遗址公园,铜山区皇姑窝、新沂市马陵山、贾汪区大吴虎山等国家级关停(废弃)矿山治理工程项目以及城区重要景观带的关停(废弃)矿山治理工程项目,云龙区铁刹山、新城区两山口、鼓楼区的九里山等的修复整治工程,都建成了示范工程,被破坏的生态基本得到恢复。东珠山宕口遗址公园被国务院评为“土地矿山整治科技创新一等奖”。但我们不能打瞌睡,闭一闭眼,我们面临的任务还很重。全市还有大大小小的近千个宕口等待我们修复整治,预算资金需要几百个亿呀!”李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