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关注徐州文联
微信公众号
首页 > 文艺热评

文艺视角下的徐州 | 任传志:故黄河畔那果园

发布时间:2020-7-8
内容作者:

 城东南,故黄河水流经过的地方,曾有片绿色,那里是当年闻名遐迩的七里沟徐州果园。因为父亲在果园工作,孩童时我最喜欢去开花结果的果园。
从我家走着去果园,自三马路木桥出发,沿故黄河垂柳土堤,经五孔桥、过和平桥、再过河面宽阔的鸡嘴坝和奎山塔,继续往南走,眺望到路西侧果园门前两棵高大梧桐树,终于到达目的地。果园办公区是个方院子,中间有花坛,院内树木生长茂盛。

1.jpg
院南绿荫丛中,坐落处外墙红黄相间、红瓦、绿漆木檐别具风格大房舍。由于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朱德视察果园治沙植树时使用,后称“朱德楼”。房内会议室宽敞明亮,右边过道有房间。房外后花园青藤攀墙缠架,房舍西侧葡萄架廊道通往南边郭庄村。
初春,葡萄架旁草莓果萌长;阳春三月,桃花落英,春雪满空来,千树万树苹果花开,花期过后,望不到边的果树枝头挂满小果子。
果园最好的季节是秋后收获苹果的日子。果树横看成行侧成列,这片是元帅苹果林,那片是国光,还有红玉、青香蕉培育创新品种,长得像葫芦状巴梨,个大且甜。树上果子结得多,果树压弯了腰,用木棍支撑防止压趴树,即使撑着果树也似摇摇欲倒。
苹果丰收,最忙的要数果园赶马车的把式。长鞭哎那个一甩,叭叭地响,赶起马车出果园上公路,采摘的几百万公斤苹果装筐上马车,随着马蹄哒哒声,一车车,源源不断运往河清路果品公司,然后进入寻常人家,或走火车发往各地,包装箱印有“江苏苹果”字样苹果外贸出口。
马车进城运送苹果,我去果园不要跑路了,到果品公司坐马车去父亲那的果园,比徒步省力方便哟。


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父亲应抗战时115师运河支队支队长、解放初期徐州市政协副主席,果园的早期创办人胡大勋相邀,因身体原因,经组织批准到果园修养。但他人来未养,任果园书记、主任,与胡老携手,在城东南故黄河畔扑下身子,一干就是许多年。他顾不得自己体弱多病,保持果园人艰苦奋斗的本色,同大家一起继续填沟治沙,科学种植果树和管理果园,在故黄河畔年复一年改造自然绘写绿色图画。经过果园人多年不懈努力,东北到故黄河边,西到京沪铁路,南到三环路外,数百公顷荒沙变绿洲,旧貌换新颜,果树成林,硕果累累,亦果园亦乐园。
北京电影制片厂摄制组来到果园拍纪录片,在蓝天白云下,拍果树林、拍果农采摘、拍装满筐的苹果,我跟在后边帮人家拉扯电缆线搬梯子,没摆、没托、没有演员,拍摄记录的都是果园的自然风光。
故黄河畔果实飘香。果园是全国农业战线一面旗帜,有很多单位到果园参观学习,父亲去北京出席“全国发展果树林大会”,果园荣获“全国先进单位”称号,国家奖励过果园解放汽车和日产拖拉机及配套农机具。朱德委员长、党的重要领导人张闻天、王震将军、国务院副总理杨静仁等,先后亲临果园视察指导工作,给予故黄河畔果园人莫大的鼓励和荣誉。
我清楚记得,1963年金秋十月的一天早晨,有人来家敲门,声音急促且温和:“任书记,快,市里通知您赶快回果园”,父亲凭以往经验,应是有上级领导光临果园视察指导工作,他简单洗漱,穿件干净衣服被接走。
几天以后,父亲从果园回来,我们问他:“那天一早什么事情把你火急火燎接走”,父亲很高兴地说:“朱德委员长从北京来果园看望干部群众,这是果园的大喜事”,他神情激动,拿出朱德委员长视察果园照片让我们看。


晚上我们围在饭桌,倾听父亲讲述朱德委员长和其他党和国家领导人视察果园指导工作的点滴事。
父亲告诉我们,没有想到敬爱的朱德委员长日理万机从北京来果园视察,果园人欢欣鼓舞。朱德委员长身着中山装,手持拐杖,乘车来到果园,大家向他致敬,然后他接见地市负责人和果园代表。朱德委员长在会议室落坐,摆手让大家坐下,会议室布置简单,茶几上摆些果园产的大苹果,请朱德委员长品尝。父亲向朱德委员长汇报果园工作,他听的认真,不时询问指导,并仔细观看果品科研标本,他笑容满面,夸奖果园人取得的工作成绩,指示果园“发展果树生产,搞多种经营,进行果品加工”,交待果园人苹果丰收要建冷库,扩大出口,勉励果园人“勤俭持家,发扬艰苦创业精神”。父亲说国家还没有完全走出困难时期,朱德委员长“勤俭持家”的嘱咐充满家国情怀。他不顾舟车劳顿,把群众收入生活冷暖挂在心上,深入田间地头查访。朱德委员长视察后,非常满意果园的工作,亲切的让大家与他一起合影留念。
父亲说,朱德委员长是受人敬仰的开国元勋,和果园的人们在一起,视察指导工作身体力行,参加治沙亲手植树,身居高位一点架子没有,和蔼慈祥。朱德和张闻天、王震、杨静仁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都是革命家,为建立新中国居功至伟,他们又是大学问家,读过很多书,学富五车,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博古通今,抱负远大,意志坚强,谈吐不凡,聆听他们讲话是启迪也是鞭策,举手投足,一言一行,人格魅力不是一般人可企及。


父亲给我们讲,亲临果园视察的国务院副总理杨静仁,历史知识渊博,与人交谈问垓下在哪,陪同者面面相觑,父亲知史作答:“垓下在果园南灵璧县,是楚汉相争的决战之地,项军四面楚歌兵败,霸王别姬不舍割携其头杀出重围至乌江,无颜见江东父老自刎”,副总理问父亲读的什么书,相谈甚欢。说到这里,父亲又数落我们就想着去果园玩,不喜欢读书学习。父亲接着说,王震将军视察器重果园,带来1.3万元购树苗资金,将军大力支持帮助果园发展。
朱德委员长视察果园,市里有家照相馆派人摄像,师傅习惯在室内捏气皮囊摆拍,参加大型活动抓拍动态场景缺少经验。朱德委员长视察离开果园打开车门上车前,转身和颜悦色伸出大手主动和果园负责人握手,师傅只拍了朱德伸手,没有把和谁握手圈进镜头,父亲心中留有遗憾。从“朱德楼”和我家存有的照片可以看出,朱德委员长视察果园神态乐陶,他在果园度过高兴愉快的时光。
我们听得认真,由衷赞叹果园迎来这么多党和国家领导人视察,更加觉得果园是个不一般的好地方。
沙滩上的果园,在孩子眼中也是个好玩的去处。我们结伴去果园养马场逗狗、去看抽水机排洪涝鱼跳、去爬日货拖拉机满足好奇心、去粘树上知了,孩童们在沙滩上放开手脚摔跤嬉闹玩耍。


前几天,我故地重游,去果园“朱德楼”看着一幅幅图片和介绍,朱德伟人风范,以及果园人的艰苦奋斗精神,令人起敬,我感慨万千。“朱德楼”现是文物保护单位,作为省市传承红色基因教育基地和廉政文化示范点,“朱德楼”起着教育和激励后人的作用。
小时候常去果园,朱德委员长“勤俭持家,发扬艰苦创业精神”倡导的家风和教诲,我在果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记得父亲常年骑自行车,风里来雨里去奔波,从没使用过市里配给果园的华沙车。身教重于言教,我们知道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在果园小孩子顽皮但规矩,这么多苹果,我们从没有摘过或拿过一个不花钱买的苹果。打开住处宿舍后窗户,窗外树上大苹果红黄诱人,跨窗伸手可取,我们只是站在窗前观看欣赏。
果园如是好。北方围场有植树造林凤凰涅槃重生的塞罕坝,昔日故黄河畔果园,那一棵棵果树,一片片果林,媲美现在满眼生机葱葱郁郁的塞罕坝,尤其是秋天收获苹果的季节。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城市建设不断扩大,果园的发展实现产业转型升级,这片土地崛起一处处为城市服务配套现代设施,如今果园蝶变,与时俱进呈现出更加崭新的面貌。
谁不说那果园好,悠悠岁月,果园是首歌,旋律萦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