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关注徐州文联
微信公众号
首页 > 重点推介

徐州市美术家协会主席朱天杰

发布时间:2015-9-7
内容作者:徐州文艺网
徐州市美术家协会主席朱天杰
 
艺术简介

朱天杰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美术家协会理事、徐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徐州市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华儿女·书画名家》杂志执行主编、江苏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兼职教授。 作品《矿工世家》、《聊斋》、《魂兮》、《春韵图》、《祭》先后入选中国首届民族风情大展、全国第八届美展、中国第二届人物画展、中国第六届工笔画大展。作品《灵光》、《祭》入选中国当代美术家图录、山水画教程。 主持、撰写“回眸与展望——近、现代徐州与中国美术文献展”; 参与、策划“复制的力量——2009国际艺术学院设计展”。 参与、策划在南京、北京、上海、韩国举办的“汉风墨韵——徐州美术的历史与今天作品展”,并为展览编纂大型画册文献卷、作品卷两部图书。

 
专家点评

以情造境 独抒性灵——品读朱天杰先生的山水画 

徐沛君(美术学博士、《中国美术馆》执行主编)

对于朱天杰先生的山水画,可以从许多角度进行阐释,颇具有“构成”意味的形式感,雅致而清丽的设色效果,朴厚而挺括的线条……种种特色,不一而足。而笔者认为,朱天杰先生山水画最有特色也是最值得品味之处,在于造境。唯有理解了其造境,才能领略其笔墨形式语言的特色。

朱天杰先生的山水画境清新隽逸,充盈着淡淡的诗情。欣赏这些作品,仿佛在和他闲坐品茗时,听他描述在山中游览的观感——春风染绿了绵延不绝的山岭,也催开了山坡上满树的花朵;煦暖的秋阳让远近的山林呈现出一片金色,林中的亭子空寂无人,而一朵不知从何处飘来的白云悄然驻足崖下,仿佛在等待某位隐者归来;暮色四合,浅灰色的云霭笼罩着远山近岫,天空飘落雪花,让整个山林成为粉妆玉砌的世界;夏日山间的巉岩跌宕错落,忽然一阵轻风掠过,松枝摇曳,飒飒作响,似乎与山谷里泠泠的溪水相互唱和……他不刻意表达自然景象宏阔的气势,也不刻意抒发慷慨激越的气概,而是以恬淡和从容的心态,绘出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悟。

画如其人,画为心迹。朱天杰先生的作品和他的为人一样,始终给人以温厚亲切感。含蓄蕴藉、清新质朴是他的山水画的基本格调。他的作品中没有故作声势的张狂,没有自命不凡的矜持,也没有对“书卷气”的一味卖弄。他一直在用自己手中画笔去书写自己的感受,他的“山居笔记”在平淡中显现悠长的韵味,是坐于凡世,而心境超脱的体现。这些画作没有像古人那样借物起兴,更不渲染深邃艰涩的哲思,而是以平易见长,充满了怡然自得、超然物外的欣悦色彩。他作画,似乎从没有如临大敌般的紧张与谨慎,也不太喜欢奔放恣肆、舞笔泼墨,他只是在兴之所至时,沉吟片刻,把那些目之所见景象记录下来。由于胸有成竹,他往往寥寥数笔就能把山水的神韵传达出来,余下的事情只是把细节进行深入刻画。这些也正是朱先生品性特质的写照——外表平和、待人热情、行事低调。

能营造出此种胜境,与画家采用了恰当的形式语言有关。总体看来,朱天杰先生喜欢“满构图”的布局方式,“满构图”不只是简单地把画面填满,而是在繁密中见空灵;他喜欢实笔,但实笔中见虚静。他画岩石,笔法概括,大小不一的块面疏密相间,具有音乐般的韵律美。山石间穿插以秀雅的小树,使画面活泼多变。他讲究篇章结构,擅长用短线来组织层峦叠嶂,波折之间变化多端,既恰当地反映了自然景物的特色,也能体现出点线面的“抽象”形式美。他惯于写丘壑的高低错落,却能气息贯通。他善于运用花青、石绿、朱砂、赭石诸色进行敷色,效果清丽、润泽而沉稳。

朱天杰先生出身书香门第,家学渊源深厚,视野亦开阔。他在情感上对笔墨传统非常尊崇,在理智上更认同现代绘画观念。他借鉴了文人画的某些趣味,但在创作中不以“古意”为终极追求目标。他的作品既有古典图式的影子,又有现代构成的魅力。读他的画,当然可以获得审美愉悦感。在“畅神”之后,我们还可以获得其他心灵上的启迪。

作品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