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关注徐州文联
微信公众号
首页 > 文艺要闻

书评|史修永:《铩羽》拯救那段被忘却的谍战记忆

发布时间:2020-8-6
内容作者:

1.jpg

中国矿业大学人文与艺术学院院长 史修永

第一,《铩羽》这部小说想象地再现了徐州抗战时期的谍海风云,用那段被遮蔽的历史唤醒了一个民族对战争的记忆。我觉得这个角度非常好,我也特别喜欢看谍战片,如《潜伏》、《黎明之前》、《利剑》等,《利剑》是写淮海战役。所以说看完《铩羽》以后有回味,很有感觉,因为它是换了一个角度来展现抗战时期徐州的战争历史和战争文化。之所以有这样一个想象的再现,我认为作家充分利用了叙事中的张力关系,比如说人物形象,龙士宇和上杉英夫之间,在东京,在中国也好,都充满了紧张感,但是这种紧张感又不像传统的谍战片,它们隔空相对,但是又斗智斗勇,这种体验是非常有新意的。另外日本和中国,在战争理解上有对比,构成了两个国家之间的一种张力关系。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真实和虚构。小说创作的说明中写道,作家行程十万里查阅了大量的档案和历史资料,我认为这个小说是站在非常好的一个历史视角,来重新审视和挖掘徐州真实的历史记忆,但是这段历史,如果“不解密”的话,很多人又不知道。作家通过查阅档案,又把这段历史记忆再现,做到了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有机结合,因此《铩羽》带给我们了一种新的阅读体验。

第二,《铩羽》这部小说充分呈现了地方文化和空间叙述,我认为这是它最有特色的地方。换句话说就是徐州区域文化的一种新的表现和再现。在《铩羽》这部小说中,徐州空间很小,却融汇着一段很大的历史,视野非常开阔。《铩羽》对于空间的把握很独特、恰到好处,这种把握做到了战争文化和徐州地方区域文化的紧密结合,做到了文学徐州和现实徐州之间的交互,做到了想象中的徐州和历史上的徐州的交互。所以简要概括就是,小说通过徐州地方文化的叙述,来展示特殊厚重的战争文化和记忆,通过徐州抗战的书写来呈现特殊历史时期的徐州及徐州文化,让读者体会到徐州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调动读者去想象徐州的历史和未来。总之,我认为《铩羽》以全新、全景的方式呈现了抗战历史记忆中徐州的另一种映像,这是《铩羽》难能可贵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