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传龙 (1943~ )江苏沛县人。副研究馆员。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徐州市摄协副主席、沛县摄协会长。1963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毕业后一直从事宣传工作。1972年专司摄影,题材侧重农村乡土情,擅长风光及人物。近40年来,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作品千余幅,70余件作品入选全国及省级摄影展。其中,《大地富豪》入选全国首届文物摄影展并获三等奖;《驼铃悠悠》、《黄土之思》入选中华沙棘杯全国摄影大赛,《驼铃悠悠》获优秀奖;《香雪醉春》、《晨乐》、《老年乐》入选全国可爱的中华摄影大赛,《香雪醉春》获优秀奖。《大漠晨光》等3幅作品入选中国风光摄影展。1992年受徐州市人民政府表彰,荣获徐州市文学艺术二等奖。曾两次举办个人摄影展。
郑云峰(1943~ )江苏徐州人。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曾为江苏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徐州市摄影家协会主席、英国皇家摄影协会高级会士。1970年代涉足摄坛。近40年来拍摄了各类题材图片15万余幅,有数十幅作品入选国际、国家级摄影展,其中有14幅精品获奖,有3000余幅图片被《中国摄影》、《中国摄影家》等20多种刊物登载。先后出版了《汉代艺术》、《唐蕃古道》、《黄河源》、《说不尽的三峡》等专著,获国家图书一等奖,被评为 2003年度中国摄影传媒人物大奖。1999年由中国摄协、江苏省文联等单位主办了《郑云峰长江、黄河摄影作品展览》。他在长江、黄河摄影方面取得了丰厚的成果,引起国内外众多媒体的关注,中央电视台、香港电视台、美国华语电视台及《中国摄影》杂志等30多家媒体进行了多角度的深入报道。
周广喜(1944~ )江苏徐州人。副研究馆员。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徐州市摄协常务副主席。1963年入伍,历任文书、电影放映员、摄影员。1966年参加全军摄影培训班学习,后留任《解放军画报》社记者。转业后,在徐州市文化馆长期从事群文摄影的组织、培训、辅导及摄影创作。先后开办摄影培训班百余期,培训4000多人,其中有300多人成为各级摄协会员。作品有80余幅先后在省级以上摄影展、摄影赛及刊物上入选、获奖、发表。其中《醉》、《农忙时节的女人们》分获全国群艺馆摄影大赛二、三等奖。8篇论文先后在《中国摄影报》等处发表。有《婚礼摄影与摄像》一书出版。 2006年成功举办从影40年师生影展。有辞条收入《中国摄影家大辞典》、《中国摄影家光盘》及《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
刘凤梧(1948~ )山东滕州人。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徐州市摄协副主 席。1969年入建设兵团徐州采煤团宣传股,后调至省煤指工会工 作。1979年调任《徐州日报》社摄影美术组组长。1987年入北京 电影学院影视高级摄影班学习,1989年回徐州日报社任主任记者。 作品曾四获省级以上大奖。其中,《话说责任田》、《严师》均获《大众摄影》赛一等奖。《述说》、《青青草儿》1983年入选联合 国教科文亚太地区联展。《意不乱,丝不断》入选第12届全国摄影 展。学术论文《编辑审美趣味探索》、《摄影记者的思维流向》、《纪实性与真实性摄影》、《选准焦点,突出主题》、《摄影与摄 像之异同》等,在中国新闻高级别杂志《中国记者》发表。出版有 大型摄影集《辉煌50年》、《中国灵璧石谱》。
张冰贤(1952~ )安徽萧县人。1969年入伍,后复员到徐州 燃料公司工作。1986年起从事摄影。现为中国摄影家协 会会员、 徐州市摄协理事。 1990年任徐州东方图片社 总经理至今。多年来,作品《无愧于天地》、《天下黄 河九十九道弯》、《金色童年》及《群羊将息》在国际 摄影赛事中获奖。《奔驰》等5幅作品获国家级奖。《奋 起》等7幅作品获省级奖。2000年,《中国摄影报》曾 刊载个人作品选登专栏。筹办成立徐州市大画幅摄影俱 乐部及东方影友俱乐部。曾先后主办、协办或组织赞助 了28项摄影大赛、摄展、学术研讨会、申遗摄影、慈善 义举、文艺晚会及编辑出版《徐州风光》大型画册等活 动。1991~2009年间,东方图片社曾资助市文联及李 可染旧居。
王贵烨 (1953~ )江苏徐州人。徐州市鼓楼区文化站站长。中国摄影家 协会会员。中国民俗摄影学会、中国环境摄影学会及中国文化发展 研究会会员、徐州市摄协理事。曾举办个人摄影展10余次。近千幅 作品在全国各报刊发表。 67幅 胡杨 专题作品赴日本国展出。 百余幅作品在国际国内摄影展览、比赛中入选或获奖。其中,《苍 穹》两获爱我中华全国摄影大赛及江苏省文化艺术周摄影大赛 银牌奖。《忧虑》入选第3届国际环境摄影展,并获第二届全国环 境摄影大赛三等奖。《高原早晨》获中国上海第5届国际影展佳作 奖。《天地生灵》获第八届国际摄影展佳作奖。2001年,徐 州电视台历时半年跟踪他采访,摄制了专题片《寻访摄影世界的艺 术人生记徐州市著名摄影家王贵烨》(上、下集)。本人传略 收入《中国摄影家全集》。
李忠民( 1953~ ) 江苏徐州人。 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 江苏省摄协理 事、徐州市摄协副主席兼秘书长。历任徐州市文联秘书长、创联部 主任。政协徐州市第11~13届委员。1970年代初学习摄影。创作 多以风光摄影为主。先后10余次赴新疆、青海、四川等西部地区采 风创作,拍摄了大量反映中国西部原生态环境、风光地貌、民俗风 情照片。其中,作品《小小三峡船夫》获中国首届长江摄影大赛优 秀奖;《新疆库车大峡谷》获亚洲风采摄影大赛三等奖。《藏族少 女》入选当代中国农业农村农民摄影展览,并被中国农业展览 馆收藏。1984年起调至徐州市文联,从事市摄协组织管理工作, 曾获中宣部、中国文联、中国摄协联合颁发的全国优秀组织工作 奖以及江苏省文联、江苏省摄协多次颁发的组织工作奖。
王建宝(1954~ )江苏徐州人。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徐州市摄协副主 席。从事摄影30余年。众多作品在国际国内入选并获大奖。其中,《欢笑的旋律》、《初试商潮》先后入选全国摄影展。《欢笑的旋 律》后被选送国际摄展;《嫁妆》获中国摄协、中央电视台联办的 中国汽车摄影艺术大奖赛金牌奖;《危难之时一声吼》、《地动山 河铁臂摇》分获国家级铜奖;《愿望》被中国摄协举办的全国社 会主义新农村摄影大赛评为珍贵历史照片并获收藏奖;《晚 风催归马蹄急》获尼康在中国摄影大赛优秀作品奖;《为了明 天》、《舞》分获国家收藏奖;《古风作证成良缘》获2009年中 国摄协举办的魅力千灯全国摄影大赛特级精品奖。曾连续组织 举办1~6届徐州市环保摄影展览(大赛)等活动。
仇少峰(1956~ )江苏徐州人。徐州大地摄影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英国皇家摄影学会会员。现为徐州市摄协副秘书长、徐州市青年美术摄协副主席。1980年起先后在国际、全国、省、市级摄影展赛中有300余幅作品入选、获奖。其中,《困惑》以及《佛徒》、《田园夕照》分别入选第17、18届全国摄影展。《南下潮》获中国摄影艺术大奖赛铜奖。《沂蒙人家》、《旺火》入选美国第9届国际艺术联展。《迈向新生活》在富士胶卷杯 全国幻灯片专业摄影大赛及中国青年公元杯彩色摄影大赛中两获优秀作品奖。《茫然》等3幅作品入选中国上海第5届国际摄影艺术展。2003年获中国摄协德艺双馨优秀摄影家称号。本人传略收入《中国摄影家全集》。
丁 平(1960~ )江苏徐州人。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徐州市新闻摄影学会副秘书长。现任《彭城晚报》社摄影部主任。从事新闻工作26 年。众多摄影作品获国家、省、市级好新闻一、二、三等奖。其中,《一姐望月》获第22届全国摄影艺术展优秀作品奖。在西藏采风拍摄的《劳动美丽》,入选中国摄影家协会、湖南省总工会主办的《咱们工人有力量》摄影大赛,并获优秀作品奖。
唐凤中(1957~ )安徽凤阳人。徐州邮政局工会副主席。高级摄影师。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民俗摄影学会会员、全国邮政摄协会员、徐州市摄协常务理事。1985年开始发表摄影作品。先后在《大众摄影》、《人民日报》等报刊发表3220幅作品。50余幅获国家、省、市级奖。其中,《战友》获《大众摄影》一等奖。《悠悠天地间》获全国公元杯影赛 公元奖(单项金牌)。《蛟龙》获卡特彼勒中国摄影赛银奖。《擎天柱》获江苏省第 14届摄影展银牌。曾获徐州市十佳青年摄影家称号。1997年,摄影并设计中国节6 套IC电话卡以及《汉画像石》、《淮海战役》等多套明信片发行全国。本人传略入编《中国摄影家全集》。
朱远祥(1962~ )江苏徐州人。毕业于武汉大学艺术摄影专业。高级摄影师。就职于徐州铁路公安处。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艺术摄影学会会员,现为中国民俗摄影学会理事、徐州市摄协副秘书长、徐州市青年美术摄协副主席。1978年从事摄影以来,先后有300 余幅作品在国家、省、市、铁道部、局摄影展览、比赛中获奖或入选。20余幅作品在美、日、希腊等国摄影展览中展出。《灵光》、《原野》分获全国第二届、第三届柯达杯专业反转片大赛三等奖、优秀奖。曾获全国优秀摄影师提名奖。先后成功举办《初探黄河源》等4次个人摄影展。曾获济南铁路局群星杯摄影金奖、市摄协优秀摄影家称号。本人传略入编《中国摄影家全集》。
庄安乐(1962~ )江苏新沂人。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现为徐州市摄协 理事、新沂市摄协副主席兼秘书长。1986年以来,有300余幅作 品先后在国家、省、市级摄影展、赛中入选或获奖。其中,《再想 想》 获文化部第二届 群星奖、 江苏省第三届群文摄影展金牌 奖,《回家》、《蒙山十月柿子红》分获中国摄影家协会爱我中 华、蒙山杯全国摄影大赛优秀奖,《源远流长》获江苏省第 12届摄影展览金牌奖,《山民》获第五届尼康奖全国影视大赛 鼓励奖,《牧歌》获江苏省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摄影 展金牌奖,《晨炊》获江苏省第二届及全国第六届艺术节摄影展铜 奖。先后获得徐州市十佳青年摄影家称号,以及徐州市人民政 府文艺成果二等奖。
王铁君( 1964~ ) 山东济南人。 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 1982年在基 层工会工作, 2009年作为专门人才引进徐州市文联。 1988年 涉足摄坛。多年来,有千余幅摄影作品在国际、国家、省市级展 览上发表并获奖, 曾 10多次获国家级奖项。 代表作有:《 编织 明天》、《好日子在前面》、《真情挡不住》、《我要讲话》、《危机四伏》、《携手相伴50年》等。作品《呼唤》、《编织明 天》、《真情挡不住》、《好日子在前面》分别在中国摄协举办 的第18、20、21届全国摄影作品展中入选并获优秀奖、银奖。《 我要讲话》 在第 5届中国 上海国际摄影展中获银牌。 2005 年获江苏省文联、江苏省摄影家协会颁发的第3届江苏省金瞬 奖;2007年获中国文联、中国摄影家协会颁发的中国摄影最高 个人成就奖第7届中国摄影金像奖。
张凯慈(1898~1969)字啸霞。江苏铜山人。自幼受其父张伯英的教育 和影响。青年时期在东北铁路系统任职员,此间曾任新生活促进会 书画组主任。精于书法,长期悉心收集、整理金石碑帖。在北京 时,曾与其父老友齐白石、陈半丁、寿石公等接触,深受影响和教 诲,故书法传统功力深厚。1952年,回徐参加文物工作,时年已 近花甲,仍努力钻研文博知识,坚持野外考古,收集文物。曾在《文物参考资料》等杂志上发表过多篇论文和报导,对徐州文物做 了大量宣传、调研、保护、研究工作。新中国成立后,将家中所藏 书画、碑帖、印章和文房四宝、汉画像石及其父张伯英墨迹捐献给 国家。
蒋庭曜(1898~1979)字弼卿,号石渠。江苏武进人。幼读私塾,后 从江南名士钱振锽读书。1921年就读于唐文治先生创办的无锡国 学专修馆,1924年毕业后执教于上海大厦大学附中、上海交通大 学中文系。1938年在桂林,受聘任国专教授兼总务主任。1946 年 回 无 锡 国 专 兼 任 总 务 主 任 、 教 务 主 任 。 1950 年 参 加 苏 南 文 联,1951年加入九三学社,任无锡九三学社直属组长, 1958年调徐州师范学院任教授,是该院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室的 创建人。为九三学社徐州直属组组长,徐州市政协常委。精通 诗词,尤擅书法,以章草著称。主要著作有:《西汉书经说考》、《墨子闲诂正叙》、《仁义释》、《中华儿女尚武考》、《柳宗 元的哲学思想及其政治主张》等。
黄 龙(1912~1988)江苏宿迁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自幼酷爱书法篆刻。 1930年在上海美术馆从师纪炎炳 先生学书治印,初学浙皖两派,后又在各家流派、周秦 汉印上下功夫。曾多次参加省、市书法篆刻作品展览, 许多书法篆刻作品在香港《文汇报》、《书法》杂志、《中国青年报》、《光明日报》等报刊发表。曾被日本 收入《中国书法家50家集》。1981年加入中国书法家 协会,1983年1月28日举办黄龙书法篆刻作品展, 1986年 中国书协江苏分会会员作品展 获优秀作品 奖。曾为徐州市文联第二届委员会委员,中国书协江苏 分会第一届理事、第二届名誉理事。有条目收入《当代 中国书法艺术大成》。
孙鸿啸(1917~2008)字雪痕。世居江苏徐州铜山县榆庄。书斋名榆荫 草堂、南村书屋。半生务农,终身习字,初习欧、颜、苏, 继写《 张猛龙碑》、《 张黑女墓志》。 8岁入学就读于现代书坛名 宿张伯英先生开办之年少学校,得以临摹伯英公书法作品,日夕临 池,碑帖并重,力求形成自己风格。作品入展省、市书法展览,入 选多家碑林,或被诸家博物馆、艺术馆收藏。系江苏省书法家协会 会员,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
张俊之(1925~ )江苏丰县人。江苏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曾任中国教育 学会书法专业委员会、江苏省甲骨文学会艺术委员会委员。自幼酷爱 金石书画,抗日战争时就读于国立颖上师范。从作家杨尘、画家王明 泉学习书法及花鸟画。 后专攻文字学、 音韵学等, 发表相关论文多 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教授古代、 现代汉语, 从事书法、 绘 画、篆刻的创作及研究。其作品发表在《中国书画报》等报刊上,或 收入《世界现代美术作品选》、《国际现代书法集》等十多种选集。 有些作品参加国内外展出,并被一些博物馆、纪念馆收藏。《中国书 画报》曾介绍其事迹。《中国当代书法家辞典》、《中国当代画家辞 典》、《中国当代篆刻家辞典》有其传略。
金德欣 (1940~ )江苏无锡人。号半塗,舒同赐予艺名苏华。原供 职于徐州市文联,任李可染旧居管理处主任。1990年加入中国书法 家协会。曾任徐州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秘书长,江苏省书协理事。 20世纪60年代得到秦古柳先生和尉天池教授的教导,以后又受到舒 同和李可染的指导。1981年,曾荣获由澳洲广播电台主办的国际 书法大赛二等奖,作品由澳大利亚博物馆收藏;1986年4月,受 徐州市人民政府表彰;1986年,中国书协江苏分会会员书法篆刻 作品展 获优秀作品奖; 1995年获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书画作品 展三等奖,作品由遵义会议纪念馆收藏。同年,获全国少儿书法篆 刻大奖赛园丁金奖。1994年作品被中南海收藏。书法作品多次 赴日本展出,被诸多博物馆、艺术馆收藏。有条目收入《当代中国书 法艺术大成》、《 中国当代墨宝集》 等。 出版有《 德欣书法展作品 集》、《来自李可染故乡的书画名家金德欣》书法作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