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 成(1957~ )江苏徐州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徐州市民间 文艺家协会副主席。自1988年起从事民间艺术的调查研究和保护 工作,负责组建徐州展览馆民间美术研究室,成立徐州市民间美术 学会,并任主任、秘书长。先后组织徐州民间美术参加90中国 民间艺术博览会、江苏首届民间美术博览会等,获组织奖; 参与筹办由中国群众文化学会主办在徐召开的中国民间美术学术 研讨会,并获组织工作奖。参与主创的《巨型纸塑狮子头》获文 化部中国民间艺术一绝大展金奖。1995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 织、中国民协授予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论文《推进中国 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获中央文献出版社《文化大视野》优秀 论文奖(最高奖)。合编《徐州民间文化集工艺美术卷》。《徐州 日报》、《彭城晚报》系列报道徐州民间艺术精品大搜索,特 辟尹成点评专栏。
许月芹(1957~ )女。江苏徐州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徐州市 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自幼喜爱民间艺术,擅长织、钩、 绣等女红艺术。后专门从事十字绣、布艺等民间艺术的研究、 二度创作。所绣作品系全棉系列,以民风民俗、世界名画为特色。 以曹雪芹《红楼梦》为内容而创作的力作《红楼群芳图》、张择端 的《清明上河图》等深受国内外朋友欢迎。是徐州市布艺门类拼 布艺术的带头人,填补了布艺拼布艺术在徐州市场的一项空 白。作品《万里长城》等绣品多次参加国内大型展览会,曾多次获 全国金、铜等奖项。多家媒体曾作专题报道。不少作品被国内外友 人收藏。
田玉田(1958~ )江苏徐州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文化部中国 美术创作基地特聘画家。20世纪70年代末主攻中国烙画山水、工笔 动物、花鸟等。作品多次入选全国、省、市民间艺术展,多幅烙画 被美国、日本、新加坡、加拿大、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收藏家 收藏,还被多家新闻媒体专题报道。作品多次获奖:木板现代烙画《黄山烟云》荣获中国国际首届民间艺术博览会大奖赛金奖;《农 家马》荣获第五届中国民间工艺奖金奖;《龙马图》荣获第六届中 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民间工艺金奖;《农家秋实》荣获全国美术 名家优秀作品建国60周年邀请展金奖。
吴国本 (1958~ )江西余干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 江苏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其剪纸作品以独特的艺术 及欣赏价值在国内艺术大赛与国际文化艺术交流活动中 屡获殊荣。中央电视台及省、市台曾作专题报导,千余 幅作品在国家级刊物及专业著述上刊载,作品收入《世 界美术集》、《 中外剪纸精品集》、《 国际剪纸精品 集》、《中国民间艺术通鉴》、《中国现代剪纸》等权 威典籍,并被国内外友人和文物机构收藏。《追梦的少 女》荣获第三届剪纸艺术展金奖,《六百罗汉图》荣获 首届中国民间工艺品博览会金奖,并在澳大利亚第六届 中华文化艺术节引起轰动。著有《怎样剪纸》等专著。
苗卫玲 (1958~ )女。江苏徐州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自幼受 传统文化艺术熏陶,酷爱绘画与民间艺术。凭着对民间传统工艺的 执着和追求,自创的工艺刺绣表现中国京剧脸谱的作品,深受各界 人士及外国友人的喜爱并收藏。多家新闻媒体曾专访报道,江苏电 视台《新闻表情》栏目以异曲同工妙,线绣也精彩作过介绍。 部分作品被市民俗馆收藏。作品入选《徐州民间文化集》、《布艺 世界》、《中国民间艺术民间艺术家卷》等书刊,并被江苏省教委 聘请为工艺美术讲师。作品荣获首届中国民间工艺品博览会优秀 奖、江苏省首届大阿福奖银奖、中国乡土艺术手工艺杰出 贡献奖、中国连云港旅游文化博览会金奖等多个奖项。
宋 波(1959~ )女。江苏徐州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自幼受 外祖母熏陶,随其习作女红手艺。在承袭民间民俗技艺的基础上, 加以拓展创新。其作品于精致细腻中透着灵气,古香古韵中含着时 代气息。主要作品有香包、绣球、布老虎、三寸金莲等多个系列。 多次参加国内外大型民俗艺术活动, 并多次获奖: 曾获徐州民俗 文化贡献奖;第三届中国民间艺术博览会铜奖;第十三届中国艺术 博览会铜奖。2007年应邀赴香港参加华艺博览会并作现场表演, 2008年应邀赴澳大利亚参加华人艺术交流会,同年在南京参加江 苏省对外交流30周年艺术展。2008年徐州各大媒体以《华夏血脉 情》为题报道了其创作活动。
岳喜明(1959~ )江苏铜山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徐州市民间 文艺家协会理事。 从艺 30余载, 精通多种美术技艺, 尤其是在石 刻技法的基础上,独辟蹊径,大胆创新,先后创作石刻作品四千余 件,大体为两汉文化题材的汉画像石、园林建筑、名人字画、花鸟 人物等,一百多个品种。作品手法细腻,刻画入微,既重现名卷的 原有风貌,又能突现石刻艺术独有的神韵,使其成为进入楼堂馆所、 走进家庭居室的高雅饰品。作品《金陵十二钗》获首届中国民间工艺 品博览会特等奖,《八十七神仙卷》获第三届中国民间工艺品博览会 银奖,《老北京》获第四届中国民间工艺品博览会金奖,以及多项省 级奖。多家新闻媒体对其石刻艺术作过专题报道。
沈启宏(1961~ )江苏扬州人。从事立体纸艺制作近30年,作品题材 广泛,包括山水花鸟、亭台楼阁、古今人物及抽象图案。随着各种 质地的新型彩色纸张问世,其立体制艺也日趋完美,整幅画面大到 二三米,小至不足10厘米,不用一笔一墨,纯用纸张制作,根据表 现需要,运用剪、刻、折、绉、挫、拧、粘贴等不同的工艺手法, 细腻逼真地表现或刚或柔,或飘或凝的神韵。作品《富贵图》获江 苏省首届民间工艺品博览会大阿福奖金奖,壁挂制作获中央电 视台组织的全国巧动手竞赛优秀奖, 中央电视台为此作了专题介 绍。多幅作品入选《徐州民间文化集》、《今日生活画报》、《家 庭生活指南》、《家居与生活》等书刊。
王桂玲(1962~ )女。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1992年开始从事手工 艺编织, 在传统的基础上经过不断探索, 将传统手工艺与现代工艺 题材相结合,将草编小动物与各种昆虫编得活灵活现,彩带十二生肖 及天鹅、恐龙等动物编得惟妙惟肖。作品被收入《徐州民间文化集 工艺美术》。2004年获江苏省首届大阿福奖银奖,2005年获 中国乡土艺术手工艺杰出贡献奖, 还获得江苏省民特优旅游商 品银奖。为传授民间工艺技艺,在徐州市总工会下岗职工再就业 培训中心任教,2004年被江苏省现代教育培训中心聘为民间工艺 美术讲师。
夏志银( 1963~ ) 艺名坤龙。 江苏徐州人。 江苏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 员,徐矿集团海外联谊会雕刻工艺美术师。自学书法、雕塑、剪纸 等工艺,尤于蛋雕的艺术创作积累了丰富经验,运用独特技法,将 蛋壳赋予艺术的生命与活力。其蛋雕作品《千孔蛋》曾获大世界吉 尼斯总部颁发的蛋壳雕刻之最称号。2006年获徐州市徐州 民俗文化贡献奖;2006年在北京参加第三届中国民间工艺品博 览会,《鹿鹤争福》(蛋雕)获金奖。蛋雕作品在江苏省旅游商品 博览会被评为 江苏优秀旅游商品 及 最受欢迎的江苏旅游商 品。中央电视台第二套《第一时间》、《全球资讯榜》、《经济 信息联播》栏目、《人民日报》、《北京日报》、《江苏卫视》等 国内众多媒体多次为其蛋雕作品作过报道。
马小林(1964~ )江苏邳州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民协雕 刻委员会委员。从事民间艺术工作20多年来,先后游历过山西、陕 西、甘肃及河西走廊、莫高窟,接触了许多具有鲜明区域个性的地 方民间艺术,从中汲取了丰富的创作经验和艺术语言。近几年来, 作品连续两届被江苏省政府授予 最受欢迎的江苏旅游商品 称 号。 2004年,《 浮雕灰陶说唱俑》 获首届 大阿福奖; 2006 年,《与古代陶俑对话》获中国民间工艺品博览会铜奖;2008年, 4件作品被中国农业博物馆收藏。曾受澳大利亚、香港华人艺术团体 的邀请,赴澳、港进行文化艺术交流。
张丽君 ( 1962~ ) 女。 江苏徐州人。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 员,徐州剪纸代表人物之一。师从剪纸大师刘毅,潜 心揣摩,刻苦钻研,技艺日精。先后创作出了3000多幅 剪纸作品,多次在国内外报刊、杂志发表或获奖,有作品 被美国、奥地利、新西兰等20多个国家的爱好者购买和收 藏。2002年,其剪纸作品被徐州市人民政府评定为徐 州市名特旅游商品。作品《九龙图》在首届中国民间工 艺品博览会获民间工艺最高奖山花奖、博览会特别 奖;《虎娃》在江苏省第三届民间工艺博览会上获最高 奖大阿福奖金奖。2006年独创的剪纸服装问世,并 受到媒体关注。2004年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德 艺双馨剪纸艺术家称号,同时徐州市文化局在市民俗博 物馆为其作品特设一间展厅。
杨雪梅(1966~ )女。江苏徐州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专业制作绢人,人称绢人杨。自幼热爱绘画,曾在徐州市工艺美术研究所工作7年。由于家庭的熏陶与影响清末爷爷杨桂仁即经营裁缝店,制作旗袍、戏服等服饰,离开市工艺美术研究所后便从事服装设计,并开始手工制作绢布小戏人,成为徐州市绢人工艺的代表人物。 2004年制作的一组表现西藏青年载歌载舞的作品《藏歌》,荣获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绢艺作品《小桥流水人家》,荣获第二届无锡太湖博览会大阿福奖金奖。其绢人具有较强的室内装饰性和收藏价值。
李树鹏(1967~ )艺名小四儿。江苏徐州人。江苏省音乐家协会会员,徐州市音协副秘书长,徐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国家二级演奏员。自幼随父学艺,8岁登台演出,14岁作民间唢呐班主,带领唢呐班游乡演出,深受群众喜爱与好评。1988年参加部队宣传队,任唢呐演奏员及舞剧演员。1992年复员进入江苏省梆子剧团,业务上更加精益求精。2002年在第九届全国推新人大赛青年器乐组总决赛中荣获全国十佳奖;2004年第十届推新人大赛江苏赛区比赛中荣获优秀辅导奖;2006年荣获第七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 民间艺术表演奖,在全国首届吹歌赛演出中被评为全国吹歌大王;2007年被授予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杰出传承人荣誉称号。
吕世芬(1967~ )江苏铜山人。徐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石雕世家,自幼受石雕遗存和汉画像石的熏陶,师承父辈。现为徐州炎黄圣旨博物馆传拓工艺师。多年来,致力于石雕及传拓工艺的研究、创新,2004年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雕刻艺术委员会授予中国民间艺术名家称号。创作的汉画石雕《两桃杀三士》在中国民协举办的中国民间雕刻、陶瓷、剪纸艺术大师精品赛中荣获金奖。石雕作品《田猎图》、《车马出行图》、《茅百上石图》等被徐州博物馆、徐州汉画像石馆及许多文艺名家收藏。2007年有条目入《中国民间艺术名家指南》。2008年入《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一书,公布为石雕传拓传承人。
井秋红(1969~ )女。江苏徐州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自幼受 母亲曹凤英言传身教,14岁开始学习刺绣和香包制作工艺,系曹氏 香包第三代传承人。2003年设计作品《两汉文化看徐州》,获首届 徐州十佳青年技术能手称号;2004年创作《吉祥如意》系列作 品,在东西部经贸洽谈会上被评为最受消费者欢迎产品;2006 年作品《鸳鸯戏水》,获江苏省首届旅游产品博览会金奖;2009年 设计的作品荣获江苏省旅游商品博览会最佳产品奖。曾应澳门特别 行政区文化局邀请赴澳参加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活动。
殷召义 (1972~ )江苏邳州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江苏省民间 文艺家协会理事,徐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自2003年主持市 民协工作以来,率先在全省开展了全市范围内的特色文化和民间艺 术资源普查活动,并以普查成果为基础,策划出版、发行了《徐州 民间文化集》(3卷)、《徐州民间歌谣集》(3卷)、《中国民间 故事全书江苏徐州卷》(7卷)、《徐州民间音乐集成》(4卷) 等4部具有较高文献史料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的民间文化丛书,均被 中国民协列为中国民间文化抢救工程指定刊物。其中《徐州民间歌 谣集》、《中国民间故事全书江苏徐州卷》分别获第八、第九届中 国民间文艺山花奖。2007年创办了民间文艺双月刊《乡风》。组织 会员多次参加中国民协举办的各项重大活动。2005年被中国民协授 予个人贡献奖。
田 密(1975~ )女。江苏徐州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自幼在 外婆及母亲的熏陶下,对刺绣、布艺产生浓厚兴趣。及长,进一步 加深了对民间艺术的热爱与理解,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作了一 系列民间刺绣作品,并注册了虎娃娃商标,产品热销海内外。 其虎头鞋、十二生肖鞋、虎头帽等系列作品,先后获得第三届、第 四届中国民间工艺品博览会铜奖等国内外奖项,并被徐州市民俗协 会授予徐州民俗文化贡献奖。作品先后被徐州民俗博物馆、中国农 业展览馆及海内外人士收藏, 部分作品还被收入到《 中国农民艺 术》等丛书。中央电视台、部分地方电视台、《人民日报》、《新 华日报》、《徐州日报》等多家新闻媒体予以报道。
徐 枫(1932~ )江苏徐州人。《徐州日报》主任记者。中国摄影家协 会会员、江苏省摄影家协会名誉理事、第一至第四届中国地市报新 闻摄影研究会副会长、徐州市摄影家协会顾问、淮海经济区摄影家 协会会长。1960年曾为徐州市文联筹备时期的摄影组长。长期致 力于摄影事业,处女作《井下盛开革新花》,发表于1962年《中 国摄影》 第4期。《 欢乐的农村》 荣获1982年全国新闻摄影一等 奖。1979年后专门从事摄影读物写作。先后有4家出版社出版个人 专著11部,发行60万册。两次受到徐州市人民政府表彰,并受到《徐州日报》社记功。
刘凤亭(1935~2009) 山东滕州人。江苏省摄影家协会会员。曾为徐州 市摄影家协会常务副主席、中国煤炭摄影研究会委员。1954年入 徐州煤矿,1956年开始摄影生涯。从事摄影50多年来,刻苦进行 摄影创作,其双重中途曝光的《雨之前奏》、叠放合成的《秋红》 及《和谐》等,充满诗情画意。他的作品曾多次入选市及煤炭部的 摄影展。2004年荣获全国煤炭系统摄影最高奖项贡献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