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成珠(1935~ )江苏徐州人。散文作家。曾任《徐州日报》社 主任编辑。1962年涉足文坛,处女作《路》载于《萌芽》 月刊。50多年来一直从事散文写作。1976年散文《咱们 的大魏》在《人民文学》发表,后相继在《雨花》、《钟 山》、《散文》月刊、《杂文界》等期刊发表作品。1986 年受聘为《人民日报》(海外版)特约撰稿人,先后在望 海楼随笔等栏目发表作品86篇。代表作《佛外之佛》、《还是吴中第一水》、《雁之恋》、《挑夫电缆车及其 它》收入《中国当代散文大系》、《中国杂文鉴赏辞典》和《高中语文课本现代文选读》。另有作品收入《中国随笔小 品鉴赏辞典》、《中国散文诗大系》及《中国现代杂文百家 百论》等读物。因创作成绩优异,1986年受徐州市人民政 府表彰。
李作华 (1936~ )出生于安徽宿县,工作、生活于徐州。1956 年开始从事儿歌创作, 先后在《 人民日报》、《 上海文 学》、《 诗刊》、《 星星》、《 小朋友》、《 中国少年 报》、《雨花》、《新华日报》等数十家报刊发表儿歌千余 首。出版过《小金孩》、《大喜报》、《公社儿歌》、《月 儿弯弯》等儿歌集;有14首儿歌被作曲家谱曲,在中央人 民广播电台、上海台、广西台教唱。作品入选数十种选集, 有的还入选台湾出版的儿歌集。《麦海》被《红旗歌谣》、 小学语文课本和幼儿教材选用,并多次获奖。江苏文艺出版 社《小学生必读必背诗文选》,有6首儿歌被选用。中国国 际广播电台在《今日徐州》栏目中,介绍他用童心歌唱,向 世界华人播放。
阎志民(1936~ )江苏徐州人。学生时代即开始新诗创作,在《中学生》 杂志上先后发表诗歌20余首,老诗人沙鸥先生据此作过鼓励性评论。 1956年出版诗集《用我的歌儿唱家乡》后,兴趣转移到儿童诗上, 两年间有200余首发表于《儿童时代》、《小鼓手》、《江苏文化》 等刊物。整风反右中曾受不公正处理。粉碎四人帮后重新操 笔,参加《淮海战役故事集》、戏曲《灵芝》的编创工作,并有新诗百 余首陆续见诸于《人民文学》、《诗刊》、《星星》、《文学报》、《雨花》、《新华日报》等报刊,后结集成《乡土集》,由江苏人民出 版社出版。80年代转向散文创作,先后发表百余篇,结集为《蓦然回 首》。多首(篇)诗文获全国、省、地文学奖。
袁成兰(1938~ )笔名澄蓝。女。江苏睢宁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63 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供职于徐州市文化艺术研究所,一级编剧。现 为江苏杂文学会理事、徐州写作研究会副会长等。1963年开始写作, 多年来发表作品600余万字。1980年后出版专著10余册。有《澄蓝剧 作选》、《澄蓝爱情诗选》、《澄蓝抒情诗选》、《拂云飞》、《我当 被告》、《诗潮回响》、《澄蓝诗书画》等。国画《较量》获纪念抗日 战争胜利60周年中华翰墨精品展金奖;散文《大人物小故事》、《市委书记的文化情结》分获中国作家世纪论坛、《文艺报》作品 评选一等奖;还有一些作品获省、市奖励。2009年被徐州市文化局授 予优秀作家称号。
李瑞林(1939~ )江苏徐州人。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江苏省戏剧家协会 会员。1957年以来,曾任话剧演员、编剧、记者、编辑、《经济新闻 报》副主编等职。曾为徐州市文学工作者协会第一届理事会主席。著有 中篇小说《火苗》(曾获奖),散文集《白楼集》、《徐州风物志》(合作),剧本《花开煤城》等。编著有《放鹤亭随笔》、《徐州访 古》、《迎着朝阳唱赞歌》等。曾在报刊发表过小说、诗歌、评论文章 数十篇(首)。近年来,主要关注中国书画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为中 国美术馆等策划展出11项大型书画展;主编了《当代徐州籍中国画名 家作品集》、《江文湛花鸟画集》、《郭公达山水画集》、《徐培晨 百扇集锦》、《高马得戏曲人物画集》等。还创办、主编了《东方画 廊》画刊。
张远芬 (1939~ )山东省枣庄市人。1960年毕业于徐州师院,后分配至江 苏省运河师范做语文教师。1982年调徐州教育学院,历任系主任、副 院长、院长。 1965年前,曾在《光明日报》、《工人日报》、《儿 童文学》等发表散文、诗歌多篇。1964年以《清明时节》获江苏省独 幕话剧评奖二等奖。后从事文学理论研究。1979年发表了《不真,美 就失去了价值》,在全国范围内第一次批评杨朔散文模式,产生较大 影响。1980年曾到枣庄深入调查,弄清了五四作家王思玷的家世 生平,写成《一个被历史淹没的五四作家》一文,发表于北京的《新 文学史料》,产生一定影响。尤其对《金瓶梅》的研究,在《复旦学 报》、《东岳论丛》、《明清小说研究》、《徐州师范学院学报》等 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了研究专著《金瓶梅新证》和《金瓶梅词典》(合作),提出《金瓶梅》作者是贾三近的新说,国内外100多家 报刊作了报道和评述。另有250万字的大型豪华本《中国大酒典》(合 作),由红旗出版社出版。
刘本夫(1940~2010)江苏丰县人。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江 苏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江苏省故事创作研究会会员。 群文系列副研究员。1961年在丰县师范学校应征入伍, 1965年进南京军区步兵学校学习新闻专业,毕业后任团政 治处、军分区政治部新闻干事。曾出版文艺通讯集《黄海 军民铸长城》及小说集《放假的日子里》。1980年转业 回乡。1984年《谁当家》获江苏文化月刊优秀作品奖; 1985年《裤子春秋》获《雨花》、《钟山》首届散文奖。 另有中短篇小说、散文、报告文学约200万字散见于国内报 刊杂志。2004年农村读物出版社出版长篇小说《非常青 春》,2008年与王昕朋合作的长篇小说《天下苍生》由 作家出版社出版。1986年获徐州市人民政府文学创作成 果奖。
吴汝煜(1940~1990)江苏吴江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毕业 于徐州师范学院。1963年从事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和中国文 学史的研究工作。1983年晋升为副教授,1986年晋升为 教授,并由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授予国家级专家称号。著 作有《史记论稿》、《刘禹锡传论》、《刘禹锡选集》, 与人合作的著作有《唐才子传笺证》、《中国古代通俗小 说阅读提示》、《刘禹锡》、《刘禹锡诗文选》等,分别 由上海古籍出版社、陕西人民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出 版。曾为中国唐代文学学会理事、《唐代文学研究年鉴》 编委、徐州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理事、徐州市文联第三届 委员会委员、徐州市文学工作者协会第二届理事。1986年 受徐州市人民政府表彰。
经绍珍(1940~ )笔名韶光。江苏铜山人。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曾任徐州 市作家协会理事。先后在《人民文学》、《人民日报》(海外版)、《少年文艺》、《词刊》等百余家报刊发表诗歌、小说、故事、童话、 寓言、散文、剧本等数十篇(首),有作品被选入《江苏文学五十 年》、《中国儿童文学五十年精品库》、《中国新时期儿童文学大 系》、《中国儿歌当代卷》等多种选集;出版过《两支冰棒》、《事物 认知儿歌集》等;多篇作品被中国唱片公司制成音像作品出版发行;多 种体裁的作品在省、市和全国获奖。《找春天》、《象鼻桥》、《小池 塘》等被选入人教版和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另有10篇作品被选入各 类阅读、自读等语文辅助教材;小说《苦艾》获2009年冰心儿童文学 新作奖。
程乐坤(1940~ )江苏沛县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常与汪桦以夫妻合署 笔名了了村童发表作品。20年磨砺,在诗与爱的海洋中淘洗、探索, 曾在《诗刊》、《星星》、《雨花》、《诗人》、《诗歌报》、《创 世纪》(台湾)等刊物发表诗作500余首。诗作入选《20世纪华文诗 选》、《1987年诗歌选萃》、《中国爱情诗选》、《江苏三十年诗 选》、《江苏十年诗选》等。著有诗集《春神的诉辞》、《秋赠》、《红指甲黑胡须》;与人合著长篇小说《蓝鼎元》、《历代奇案》及 长篇传记《名人之死》等,共计百余万字。作品曾获《诗刊》优秀奖、《诗歌报》二等奖、江苏省诗作特奖,另有52首诗作获省级报刊各类 奖项。曾获徐州市政府颁发的文学艺术创作奖。
徐瑞岳(1941~2003)笔名李篁,江苏徐州人。民盟成员。曾任徐州师范 大学中文系副教授、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全国现代文学研究 会理事,江苏省现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享有政府特殊津贴。著有《刘半农研究》、《刘半农年谱》、《现代作家作品论析》等。主 编《中国现代文学词典》、《古今中外朦胧诗鉴赏辞典》、《中国 现代文学研究史纲》等。《刘半农评传》获江苏省首届文学研究优 秀成果二等奖,《论无产阶级文学的发展道路》获江苏省第四届社 科优秀成果三等奖。
刘善明(1942~ )祖籍山东沂蒙山区孟良崮。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 电力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通俗文学研究会会员,鲁迅文学院第27届文 学创作班学员。主要著作有:传记文学《魏云岭传》、小小说集《夙 愿》、短篇小说集《堡垒》、中篇小说集《火凤凰》,以及长篇小说《梨花峪》等;主编了报告文学、人物通讯集《光明使者颂》、《崛 起的历程》。
姚焕章(1942~ )江苏徐州人。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曾任徐州市作家 协会理事兼儿童文学组组长。1961年毕业于徐州师范学校,从事 教育工作。1981年以优异成绩考入《徐州日报》社,先后任责任 编辑、总编办公室副主任、副刊部主任和《经济新闻报》总编辑等 职。1963年开始在报刊发表作品。出版过长篇纪实文学《芳魂》、 文学作品集《驼铃声声》,以及教育方面的专著《怎样使孩子爱学 习》等著述。其中,《芳魂》一书,引起各界重视,聂荣臻元帅题 写了书名,迟浩田上将作序,《人民日报》发布消息,徐州市和驻 徐部队举行了首发式。几十篇作品在省、市和全国获奖。其中散文《村楼春秋》获江苏省报纸副刊好作品一等奖、全国报纸副刊好作 品银奖。
傅连理(1942~ )江苏铜山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副研究馆员。曾任 江苏沛县文联副主席、徐州市作协副主席等职。著有长篇小说《小 城精怪》、《飘零女》,长篇纪实文学《走出黄土地》、《泱泱 汉魂》、《主人》(与人合作);另发表有中篇小说《樊氏狗肉 铺》、《悠悠青杨河》、《苦柳情》、《血染的情韵》、《磨难》 等18篇,短篇小说《春光灿烂》、《老板板》、《月皎皎》、《马 三星落难》、《东邻女》等数十篇,以及报告文学、散文等总计 350万字。其中《主人》(与人合作)获江苏省紫金山文学奖。
田秉锷(1943~ )江苏沛县人。江苏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 1967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先后供职于中共邳州 市委宣传部、徐州教育学院、徐州文化艺术研究所、《淮 海文汇》杂志社、徐州市政协文史委。相信:独立的人、 自由的思想、与生共进的创造。因关注文学,而有《金瓶 梅与中国文化》(1992版)、《金瓶梅人性论》(1995 版)、《谭元春小品》(1996版)、《毛泽东诗词鉴赏》(2003、2008、2010版)诸书问世;因关注文化, 而有《中国文化走向论》(1994版)、《圣贤智谋说 苑》、《圣贤智谋世说新语》(1996版)、《历代名人 论刘邦》(1999版)、《徐州名人》(2004版)、《徐 州古代廉吏》(2005版)、《大国无兵》(2008版)、《龙图腾》(2008版)诸书问世。另有《彭城文脉》、《数字孔子》二书结稿待版。
耿家强 (1943~ )江苏淮安人,现居徐州。中国作家协会会 员,徐州市作家协会顾问,徐州市写作研究会副会长。创 作并出版有长篇历史小说《炎黄蚩尤演义》、《郑和下西 洋后传》、《铁马冰河一个老兵的传奇》,长篇儿童 文学《爱做梦的孩子》,中篇小说集《我认识你》,散文 随笔集《文化随笔》等。多次获中国作家协会等单位举办 的全国性大奖。长篇传记文学《魔窟奇人传》被改编为电 影《在黑名单上的人》;长篇报告文学《姑嫂情》被改编 为电视剧《山村姑嫂情》后,荣获首届江苏电视凤凰奖优 秀电视剧奖、中国电视第十八届金鹰奖。
朱浩熙(1944~ )江苏沛县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安徽省语文学会理事。 1964年开始发表散文、诗歌、文艺评论、人物特写等作品。著有《名 城徐州》、《彭祖》、《蒋天枢传》、《社会主义荣辱观组歌》等,其 中主笔创作歌词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组歌》由著名音乐家胡俊成谱曲、 著名歌唱家阎维文等演唱,获江苏省2006~2007年度精神文明五个 一工程奖;《名城徐州》获徐州市1995~1996年度精神文明建设 五个一工程奖;《蒋天枢传》2002年被收入《国家出版年鉴》, 获徐州市2001~2002年度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1994年4 月,作家出版社在北京召开《彭祖》作品讨论会。长于地方历史文化研 究,发表著作《鱼水新篇》、《铭恨》等多部,论文多篇。
张士伦(1944~ )笔名石轮。江苏邳州人。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中国民 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曾两届为徐州市作协理事。 自从事新闻与文化工作以来,笔耕不辍,先后发表各类作品400多万 字,在全国各地征文大赛中曾22次获奖:散文《小镇早市》获百花散 文奖,纪实文学《黄伯韬尸体偷运始末》获中央文史资料一等奖,长篇 小说《家乡有太阳》获徐州市五个一工程奖。已出版小说散文集《拾迹集》、《山水醉笔》,长篇小说《他乡有明月》、《家乡有太 阳》、《远方有星星》,长篇纪实文学《血染的碾庄》,32集历史电 视剧《汤琵琶传奇》。主编并出版《邳州剪纸与剪纸歌》、《九龙山风 情》等。
王人斌 (1945~ )江苏徐州人。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曾为徐 州市文联第二届委员会委员,徐州市文学工作者协会一 届理事、二届副主席等。1957年开始在报刊发表习作, 1963年小说《打马掌的姑娘》在《新华日报》发表并获 奖,之后有小说、散文30余篇见诸报刊。1978~1987 年先后在《人民日报》、《工人日报》、《新华日报》、《雨花》、《安徽文学》、《青年作家》等报刊发表小 说、散文40余篇,其中《墨菊和金菊》收入《江苏30年小 说选》,小说《试用》被贵州电视台改编为电视剧播出。 1989年与人合作的报告文学集《运河之光》由江苏文艺出 版社出版;纪实文学集《永恒的星座》由中国矿业大学出 版社出版。
石 飞(1946~ )江苏睢宁县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微 型小说学会会员。主要从事寓言、小说、散文等创作。已 出版文学专著有:寓言集《乌龟请医生》、《武则天与牡 丹花》、《驴群中的马》、《爱讲真话的喜鹊》、《成语 故事新编》、《馋猫开会》、《石飞寓言选》等7部,小说 集《表哥表弟》;主编出版主要文学书目有:《江苏寓言 选》、《中国寓言新作选》、《中国当代寓言诗精品》、《中国当代系列寓言精品》、《微型寓言500则》、《当 代寓言丛书》(一套12本)、《新星文学丛书》(一套12 本)、《新星文丛》(一套9本)等8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