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昆华(1947~ )江苏丰县人,祖籍河南温县。中国作协陕西分会会员,后 转为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1970年在部队从事新闻工作时开始文学创 作,先后在《解放军报》、《诗刊》、《延河》、《萌芽》、《当代诗 歌》、《星星》等军内外几十家报刊发表诗歌数百首及部分评论作品。 著有诗集《仙人掌花》。20世纪90年代以来主要致力于散文创作,先 后在《扬子晚报》、《新华日报》、《羊城晚报》、《文学报》、《雨 花》、《散文百家》等省内外报刊发表散文、随笔200余篇。曾获兰州 军区文学创作奖,龙年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诗歌大赛佳作奖,第一、二届 晨报文学奖等。诗歌入选《陕西三十年新诗选》、《西秦新诗选》等, 有的被谱成歌曲;散文诗入选《20世纪中国散文诗大观》;散文入选《繁星散文精品选》等选本。
昝金龙(1947~ )江苏徐州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供职于徐州市文联。曾 为江苏省作家协会理事、徐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徐州市第 十三届人大代表。20世纪80年代涉笔文学创作。多年来,著有长篇小 说《血雾》、中篇小说集《人生天地间》;参与创作并主编的报告文学 集《当代风流》、《时代的旋律》、《古战场新姿》等10余部,其中《走向辉煌》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近年来开始电视剧本的创作。电 视剧《七十二贤人》(上下集)由西安电影制片厂拍摄,中央电视台播 放;电视剧《连心指》(上下集)、《天边有朵美丽的云》(上下集) 由南京电视台录制、播放。任职期间曾组织、策划大型诗歌朗诵、文学 笔会等活动。1992年受到徐州市人民政府的表彰。
郑洪杰(1949~ )江苏徐州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微型小说学会理 事。20世纪80年代从事文学创作,发表文学作品300余万字。小说《端州遗砚》、《成名之后》等被翻译成英法文介绍到国外,《有关 山的故事》等作品入选中学生语文阅读教材或大学考试试卷,100余 篇作品入选《小说月报》、《作家文摘》、《青年文摘》、《世界 微型小说金典》、《中国新文学大系》等典籍、选刊。其中《六嫂 子》、《家在老城区》等70多篇作品获全国、电力部、省、市征文 奖。出版长篇小说《苍穹的眼眸》、中短篇小说集《谁来教我爱》、《郑洪杰微型小说精选》、散文集《从容的脚步》等著作9部。其中小 说集《九七年夏天》、《谁来教我爱》、《郑洪杰微型小说精品》分别 获第二、三、四届全国电力文学作品大赛优秀著作奖。
王振山(1952~ )江苏丰县人。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20世纪80年代中期 开始发表文学作品,先后在《雨花》、《青春》及国内外报刊杂志与 出版社发表、出版200多万字作品。1995年底徐州市作家协会为其长 篇小说《空嫁的新娘》召开研讨会,著名作家赵本夫先生到会并讲了 话。2002年由新华出版社出版的长篇小说《水魂》,获徐州市五 星工程奖、五个一工程奖,全国江河杯文学大赛一等奖。 2006年底长篇小说《王公屿》(上下卷)由华文出版社及美国强磊出 版社同时在国内外出版发行,徐州市作家协会为该书召开了研讨会。 目前有长篇小说《故道晨声》及《禹风》正待出版。
刘玉龙(1952~ )江苏徐州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煤矿作家协会理 事。文学创作二级。自1975年从事文学创作以来,在《诗刊》、《青 年诗人》、《新国风》、《扬子江》、《阳光》、《当代矿工》、《人民日报》、《工人日报》、《中国煤炭报》等多家报刊发表大量 诗歌、小说、散文作品。已出版发行4本诗集,其中《一方热土》、《燃烧的心》和《旅途的箫声》分别获得中国作协与中国煤矿文联联 合举办的第三届、第四届全国煤矿文学乌金奖二等奖和第五届全 国煤矿文学乌金奖提名奖。散文《矿山再回首》获2003年全国报 纸副刊作品一等奖,电视散文《秋之三峡》被评为2003年度江苏省政 府优秀作品奖。许多诗作多次在国内获奖,入选当代多部诗集。
孙厚兴(1952~ )江苏丰县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副研究员。1977年毕 业于河海大学。历任徐州地区农大教师、团委书记,中共徐州市委组 织部科长,市文化局局长、党委书记,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等职。现任 徐州市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秘书长,徐州市戏剧家协会主席。20世 纪80年代起从事文学理论研究,出版《格言集粹》与古典诗词评论集《离歌探胜》,获1990年徐州市优秀创作奖。90年代起主要致力于 现代文学的研究、评论工作,特别是对徐州籍作家的创作进行深入的 探讨、分析与系统的研究、评论。出版了《黄河故道之魂》、《程树 榛论》等当代作家评论等,并与他人合著出版有《二十世纪乡土小说 选评》等论著。另有散文、文学评论、序言等文章约40万字散见于各 类报刊。
薛友津(1952~ )江苏宿迁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徐州市作协副主席。 文学创作二级。1984年开始文学创作,曾在《花城》、《钟山》、《小说界》、《清明》、《雨花》、《青春》、《青海湖》、《江 南》、《三月》、《东海》、《神州》、《天津文学》、《山东文 学》、《小小说选刊》、《短篇小说》、《芳草》、《安徽文学》等 杂志发表文学作品近300万字。作品曾获政府文学艺术奖、五个一 工程奖以及各类文学创作奖项多个。出版有长篇小说《女人不言 梦》,中篇小说集《小镇女流》、《嘶风》、《在爱情边缘徘徊》、《浊血》,长篇报告文学《小康离我们还有多远》等。其中长篇报告 文学《小康离我们还有多远》系江苏省作家协会重点扶持文学创作与 评论工程作品。
刘 欣 (1954~ )河南舞阳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文学创作二级。中国 煤矿文联《阳光》杂志和徐矿集团《热流》杂志创刊人之一。1975 年起先后在《人民文学》、《诗刊》、《人民日报》、《工人日 报》、《中国煤炭报》、《剧本月刊》、《雨花》等报刊发表诗歌、 小说、散文、纪实文学、剧本及文艺评论等。著有纪实文学《光明的 使者》,诗集《深情》、《冰封的烈焰》等。作品曾连续三届荣获全 国乌金文学奖,抒情诗连续三届荣获《中国煤炭报》太阳石 诗歌征文一等奖,叙事诗荣获《工人日报》珍酒杯诗歌奖。 1992年荣获徐州市人民政府颁发的徐州市优秀文学艺术奖二等奖。 参加过《诗刊》社九一届青春诗会,有作品被译往国外。
丁 可(1955~ )江苏沛县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徐州市作协理事。自 1979年在《新华日报》发表诗歌处女作以来,已在全国多家报刊发表 诗文700余首(篇),出版诗集《啼叫的月光》。主要作品有《南方田 野的风》、《庄稼的天下》、《农妇黄二云和一千零七条青虫》、《农 民老魏》、《春天的一粒子弹》、《短语长歌》等。多篇作品入选《新 中国五十年诗选》、《二十世纪汉语诗选》、《江苏文学五十年》、《诗歌报十年精华》等选集。曾获《人民日报》诗歌征文一等奖、《诗 刊》社优秀诗文奖、《四川日报》文学大奖、《星星》诗刊红骄子 奖第一名、1999年度中国星星跨世纪诗歌奖等几十种奖励。其诗 作《农民老魏》被推荐为中学生诗歌教材候选篇目。
及巨涛(1955~2010)北京市人。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曾任徐州市作家 协会主席、徐州文化艺术学校校长、中国《金瓶梅》学会副秘书长等 职。少年多有诗作,曾结集、出版《花种的梦》。后专注于中国古代小 说、戏曲研究,有论文十余篇,并与人合著或编著、出版有《金瓶梅词 典》、《金瓶梅之迹》、《徐州文化大观》、《两汉文学研究》(第 一、二辑)等书。曾为《国际金瓶梅研究集刊》副主编、《两汉文化 研究》副主编、《金瓶梅》学刊执行编委。代表作有艺文专著《流云楼 说艺》,舞台剧《大汉之魂》、《运河四季歌》、《解忧公主》,系列 文化散文《云冈一片云》等。
吴宝民(1955~ )江苏沛县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徐州市作协副主席。文 学创作二级。1977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至今已散见全国各报刊200 余万字。出版有《龙的故乡》、《深深的脚窝》、《花雨伞》、《大风 潮》等小说集、散文集、报告文学集等9部,长篇小说《北风秋雨》、 电影电视剧《界碑》等。多篇(部)作品荣获全国奖项。散文《冬天的 记忆》获2004年《人民日报》等6家单位评选一等奖;散文集《深深的 脚窝》获2002年中国第三届世纪之声一等奖;长篇小说《北风秋雨》 获2004年中国作家世纪论坛组委会评选一等奖;影视剧《界碑》获 2008年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优秀奖。
陈广德(1956~ )山东德州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徐州市作协副主席。 文学创作二级。1980年发表处女作,至今已在《当代》、《人民日 报》、《诗刊》、《文艺报》、《星星》、《青年文学》、《飞天》、《北京文学》、《雨花》、《扬子江诗刊》等100多家报刊发表诗文 400多万字,作品收入《海内外新诗选萃》、《中国散文诗大系》等 国内外出版的40多种选本;40余次在《诗刊》、《星星》、《人民日 报》等组织的征文大赛中获奖,有歌词获江苏省五个一工程奖。 已出版诗集《半涨之潮》、《踏雪之声》、《陈广德诗选》、《无伞 之旅》、《守月之树》、《水边的远行》,散文及散文诗集《爱的涟 漪》、《月亮河》(获《诗刊》社2003年度优秀诗集奖),随笔集《心境的门户》等9部。有作品入藏中国当代作家代表作陈列馆。
张国志(1960~ )笔名白丁。出生于徐州,祖籍镇江。中国作 家协会会员,中国煤矿作协理事,徐州市作协理事。鲁迅 文学院第9期高研班学员。20世纪90年代开始文学创作, 以中短篇小说和文学评论写作为主。小说见于《江南》、《雨花》、《小说界》、《长江文艺》、《青春》、《百 花洲》、《 西湖》、《 芳草》 等期刊, 被《 作品与争 鸣》、《小说选刊》、《短篇小说选刊》转载,两度获得 全国煤矿文学乌金奖,首届芳草文学奖。文学评 论发表于《文艺报》、《文学报》、《创作评谭》、《文 艺新观察》、《北京文学》等报刊,曾获首届中国文联文 艺评论奖。散文获宁波《文学港》全国新衣裳散文大 赛一等奖。主要作品有小说集《无法开启的门》,散文随 笔集《我的太阳》。
肖作华 (1962~ )江苏徐州人。徐州市作协副主席兼诗歌分 会主席。1978年起发表诗歌。至今已在《诗刊》、《星 星》、《 诗选刊》、《 雨花》、《 扬子江》、《 青海 湖》、《绿风》、《天津文学》等发表诗歌、散文600余 首(篇),并被收入10多本文集,有诗被译到国外。《船 长毛泽东》(诗)获全国征文一等奖,《大风起徐州》(组诗)获诗咏徐州全国征文二等奖,《你不在家的 日子》(组诗)、《黄河》(诗)分别获市级征文奖,《青藏高原》(组诗)、《大风起徐州》(组诗)分别获 首届、第二届晨报文学奖等。出版诗集《情旅》(合 著)、《水做的苏州》。
方 忠(1964~ )江苏南通人。文学博士。现为徐州师范大学教授,中 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导师,兼任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理 事、江苏省台港文学研究会副会长、江苏省作家协会理事、徐州市 作家协会副主席等职务。为江苏省青蓝工程跨世纪学科带头 人,江苏省333工程第三层次培养人选。近年来,主持并完成 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5项。在全国重要学术刊物发表论文60余 篇,出版《20世纪台湾文学史论》、《台湾通俗文学论稿》、《郁 达夫传》、《台港散文四十家》、《台湾散文纵横论》等著作10余 部。学术成果曾两次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王 建(1965~ )江苏铜山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徐州市作家协会副 主席,徐州报业传媒集团总编辑。文学创作一级。先后在《文学 报》、《青年文学》、《雨花》、《散文选刊》、《文汇报》、《人民日报》(海外版)等多家报刊发表散文数百篇。曾获江苏 省第一届、第二届紫金山文学奖等省以上文学创作奖项多个。已 出版散文集《画说徐州》、《激动的秋天》、《走过最遥远的风 景》、《飞翔的目光》、《梦与地理》和长篇报告文学《主人》(合作)等。
叶 炜 (1977~ )本名刘业伟。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徐州市作协副主 席、南京市文联签约作家。文学硕士。先后在《小说月报》等文 学期刊发表长、中、短篇小说等各类文字300余万字。出版有长篇 小说《富矿》、《山西煤老板:黑金帝国的陨落》、《大学.com. 狼》、《大学.com.羊》,学术论著《冷眼看文坛:在学院与媒体 之间》、《思想长征》、《灯下走笔》,中短篇小说集《种在阳台 上的庄稼》、《独自跳舞》等著作13部。曾获中国十佳青年诗人 奖、全国青春文学大赛长篇小说奖、晨报文学奖等奖项。长篇小说《富矿》入选中国作协2007年重点扶持作品篇目,长篇小说《山 乡CEO》入选江苏省作协2009年重点扶持文学创作与评论工 程。现担任《徐州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
王进珊(1907~1999)江苏如皋人。早年喜爱文艺,发表过诗歌、小说、散 文、戏剧作品,后担任报纸副刊、杂志编辑多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历 任《申报春歌》主编、《申报文学》主编,《申报》馆资料室副主 任、上海文艺作家协会常务理事兼总务主任等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后在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任编辑,后在复旦大学及徐州师范学院中文系任 教授。20世纪50年代撰写的历史故事丛书《爱国诗人杜甫》、《人民 诗人白居易》、《爱国诗人陆游》由上海四联出版社出版。创作的戏曲 剧本《天罗地网》、《万花楼》、《情探》、《鸳鸯宝镜》等在报刊发 表或上演,有的由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录播。曾为徐州市文联第二届委员 会委员、民革江苏省委顾问、中国剧协江苏分会会员。
许翰英(1921~1971)原名许景烈。山东平度人。早年任小学美术教师。 1939年入北平鸣春社科班,工花旦。1943年拜荀慧生为师,后又受 王瑶卿、梅兰芳指教。1947年被选为四小名旦。中华人民共和国 成立后,先后在河南、南京、江苏省京剧团任主演。曾获江苏省戏曲会 演一等奖。1959年任徐州市京剧团团长。他嗓音甜润、功底厚实,具 有生活化、性格化的表演特点。勇于革新唱腔,水袖和跑园场亦具特 色。擅演《红娘》、《金玉奴》、《红楼二尤》、《绣襦记》等戏。演《丹青引》时当场挥毫作画,成为一绝。曾是徐州市第六届人大代表、 江苏省和徐州市第三届政协委员、剧协江苏分会会员。文革中遭受 迫害,于1971年6月8日病逝。
余凌云 (1921~?)江苏南京人。话剧导演、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1941 年考入国立戏剧专科学校,1956年进中央戏剧学院进修。演出和导 演的主要剧目有《原野》、《武则天》、《雷雨》、《日出》、《孔 雀胆》、《棠棣之花》、《升官图》、《龙须沟》、《家》、《针锋 相对》、《艳阳天》、《八一风暴》等。曾任徐州市话剧团副团长, 徐州市文联第二届委员会委员,徐州市戏剧曲艺工作者协会第一、二 届理事会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