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全明(1960~ )生于江苏南京。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徐州市歌舞团曲 艺演员。现为徐州市曲艺家协会副主席。2006年拜侯耀文为师。舞 台生涯30春,坚持表演与创作比翼发展。1994年创作表演的相声《油瓶倒了之后》在省首届曲艺节获创作、表演、节目优秀奖,之后《希望有望》等连续获奖;2007年《你辛苦了》在全国曲艺作品大 赛中获专业组表演金奖;2009年《谁有病》获全国金号杯曲艺 作品展演一等奖,同年相声《狗》获首届中国《曲艺》文学优秀奖;《真穷假穷》、《神算失算》在中华颂全国小戏小品展 演中双获一等奖。2007年《杨全明相声小品作品集》由中国戏剧 出版社出版。2003年徐州市文化局授予为我市文化工作做出贡献 者称号。
杨 苏(1961~ )女。江苏徐州人。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现为徐州市总 工会办公室干事、徐州市曲艺家协会副主席、鼓楼区政协委员、民进 徐州市委文化联合支部书记。1977年入徐州市歌舞团任声乐、歌剧 演员兼节目主持。先后师从李光曦、马季等名家学习声乐、曲艺, 博采众长,唱演兼及。1982年参与演唱琴书《悦来饭店》,在全国 曲艺优秀节目观摩演出中获文化部一等奖;1987年参与表演的相声《古彭小曲》在全国业余相声电视邀请赛中获逗哏三等奖,是第一位 受到中央电视台奖励的女相声演员;所演《送别》在中国第二届曲艺 节获牡丹奖。多年来,曾在市内多次重大庆典活动中担任主持 人。曾在五月的旋律电视文艺晚会中任编导。由于成绩显著,曾 被评为市先进工作者。
蒋立侠(1961~ )女。江苏徐州人。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徐州琴书一 级演员。1977年入徐州市歌舞团,师从魏云彩。经多年研习和借 鉴,丰富了琴书艺术的表现力。她既注意演唱传统经典唱段,更注 重演唱现代书目,有近20个唱段在各级电视台、电台播放。1982 年参加演唱《悦来饭店》获文化部颁发的表演一等奖。1993年演唱 的《王二还家》获中国曲协颁发的表演一等奖。1994年演唱的《说 唱土地》在中国曲协主办的新人雅集荟萃中获新人奖。2007 年演唱的《一个女人三个娘》在文化部主办的全国第十四届群星 奖评选中获表演一等奖。在江苏省文化厅举办的第1- 6届曲艺节 中,均获优秀表演奖、优秀节目奖。演唱的《接台胞》曾在美国华 语电视台播放。
张 乐(1963~ )江苏徐州人。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南京大学戏剧编 导研究生班毕业。 现为徐州市文化馆戏剧曲艺部主任、 副研究馆 员、徐州市曲艺家协会副秘书长。1986年入徐州市话剧团,开始 艺术生涯。多年来,一直从事戏剧、曲艺和大型文艺晚会的编导工 作。近年来创作的小品《喊山》、《支点》获中国戏剧曹禺奖 金奖;《午间小憩》、《山里娃》、《阳台轶事》等获江苏省五 星工程金奖;《等》、《为了这一天》、《情感守望》获全军文 艺调演一等奖;《病房轶事》、《爱要说出口》等获江苏省小戏小 品比赛一等奖;《我是好孩子》获中央电视台第五届小品大赛优秀 作品奖;导演的电视文艺片《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获中国广播电 视新星奖。另有多篇论文获文化部优秀论文奖。
张继德(1937~)江苏徐州人。中国舞蹈家协会会员,历任江苏省舞协理 事,徐州市舞协副主席、主席,江苏省民间舞蹈研究会副会长。徐 州市群艺馆主任、副馆长,徐州市文化局文化科科长。自1954年 加入部队文工队以来,从事舞蹈工作50余年,参与编导内蒙民舞《踢 鼓子》,1957年1月参加中国首届音乐舞蹈会演,受到毛泽东等中 央领导接见。多部舞蹈作品获省级奖。20世纪80年代起,作为总 编导,曾10余次策划江苏省第11届运动会、江苏省第2届农运会、 徐州市首届艺术节、首届彭城文化节、沛县刘邦艺术节、九里区汉 城开城盛典等大型文化艺术活动。19831985年,承担《中国民 族民间舞蹈集成江苏卷徐州分卷》的收集、编纂工作。编写《徐 州花鼓》一书并出版。
崔珊庆(1938~1990)江苏徐州人。中国舞蹈家协会会员。1951年参加 革命工作,一直在部队、地方专业艺术团体从事舞蹈工作。先后创 作、导演60余部舞蹈作品,表演舞蹈作品近百件。主要作品有《出 征》、《信江波》、《五好喜报到了家》、《海岛红旗颂》、《淮 海战歌》、《车轮滚滚》、《红缨》、《赶海》等。上述作品均参 加过华东大区、省级演出或调演,有的拍成影片、录相。《五好喜 报到了家》、《海岛红旗颂》在全军会演中获优秀作品奖。培养专 业舞蹈演员近500人。曾为徐州市歌舞团副团长、江苏省舞蹈家协 会副主席、徐州市舞协副主席、徐州市文联第三届委员会委员。曾 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舞蹈协会。
高绪琳(1939~)女。山东青岛人。中国舞蹈家协会会员。中国国际标准 舞协会会员。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研究会会员,中国社会舞蹈研究会 会员。徐州市舞协原副主席,徐州市国际标准舞协会会长。副研究 馆员。徐州市群艺馆音舞工作室主任。11岁习舞,初在青岛团市委 孩子文工团(业余),继而先后在四处部队文工团队任舞蹈演员。 代表作品有群舞《 东海女民兵》( 与陈克钧等合作编导并担任领 舞),1964年获全军第三届文艺汇演优秀节目奖。《车轮滚滚》(与崔珊庆合作编导),1974年代表江苏省晋京参加全国专业文 艺汇演);《落子舞》(与睢文、唐玉兰合作编导),1986年参 加江苏省群众文艺会演, 获创作二等奖。 参与挖掘、 整理、 编纂《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江苏卷》。
张寿谷(1940~ )江苏无锡人。13岁考入北京舞蹈学校(今北京 舞蹈学院)。1960年毕业后,赴中央民族学院文艺系(今 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工作。1977年到徐州地区文工团 担任教师、编导。1979年后历任常州文艺学校教导兼教研 组顾问、徐州市青少年宫培训部教师、副部长等职。现为江 苏省舞协名誉理事、徐州市舞协名誉顾问、徐州市少年儿童 歌舞研究会会长。代表作《小小椅垫寄深情》及小舞剧《金 色的豆芽》等曾在全国和江苏省获奖。
李天秀(1942~ )女。四川彭州人。中国舞蹈家协会会员。徐州市舞协 原理事。1956年起先后在四川、内蒙的文化馆、文工团、艺校、 歌舞团任职。1976年任徐州市歌舞团舞蹈教员。1980年调任徐州 市文化艺术学校舞蹈教员、舞蹈科主任。参与创作的《运河娃》等 4个舞蹈曾在澳门比赛中同获金奖。《汉风乐舞》在省第三届音舞 节获优秀演出奖。曾作为编导,参与了《彭城颂》、《大风赋》、《汉宫盛典》、《高庙祭典》等大型音乐舞蹈节目的制作。1997 年退休后受聘于江苏省模特艺术学校期间,曾辅助模特教师培养出 一批国际、国内顶尖模特。如影视界的韦杰、世界模特冠军、中国 首席模特等。前30年做专业教学,退休后致力于社会舞蹈的探索, 并撰写了两篇论文。
薛黔星(1951~ )女。江苏常州人。中国舞蹈家协会会员。徐州市舞协 副主席。 高级讲师。 从艺从教40余年, 曾任江苏省中师舞蹈学科 组组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江苏舞蹈师资班班主任兼指导教师、江 苏省中师师生艺术团艺术指导, 出访泰国并受到泰国总理接见。 20 世纪 80 年代后期起, 创作了《 山花》、《 汉娃》、《 山间铃 响》、《小鸟》、《初升的太阳》等,曾获得国家级、省级多项奖 励。2008年创作的舞蹈《美丽生命》,荣获江苏省文化厅小荷 之星称号;同年获江苏省文化厅五星工程金奖,江苏省舞协 崇安杯莲花金奖。2000年创办星光舞校,现已成为徐州著名 艺术培训品牌。该校2008年被徐州教育局、劳动局、民政局评为 徐州培训十佳品牌、四星级艺术培训机构。
刘 毅(1954~ )江苏徐州人。中国舞蹈家协会会员,徐州市舞协副主 席。1981年任徐州矿务局文艺演出队队长兼舞蹈演员。1989年至 1992年进修并毕业于北京舞蹈学院。此后转入舞蹈编导。代表作 品有:群舞《太阳神》领舞(1990年央视奉献者之歌五一 文艺晚会),合作编导大型群舞《灯思》兼领舞,获华东地区社 会舞蹈比赛一等奖及全国大企业舞蹈比赛演出一等奖、 创作二等 奖。20年来创作舞蹈百余件,代表作有:大型舞蹈剧《地球上的红 飘带》舞蹈总编导;《山丹丹花开》获江苏省第三届舞蹈比赛专业 组优秀创作奖;《水乡油魂》获中石化首届舞蹈比赛演出、创作双 二等奖;《铁轨上的绿舟》获济南铁路局舞蹈比赛金奖。1992年 获徐州市政府文学艺术奖。
唐玉兰(1954~ )女。山东招远人。中国舞蹈家协会会员。江苏省舞蹈 家协会理事。 徐州市舞蹈家协会副主席。 副研究馆员。 徐州市群 艺馆音舞工作室主任。1971年考入徐州地区文工团,历任舞蹈演 员、 基训教员、 舞蹈编导。 先后在南艺、 上海舞校进修。 曾执导《 白毛女》、《 沂蒙颂》 等多部大型舞剧。 曾为江苏省第二届农 运会、徐州市第16届运动会等10项大型文体表演担任总编导。主 创大型市级活动25项,辅导获奖13件。创编舞蹈《三人落子》、《激情落子》、《落子乐》等5件作品,先后获得中宣部、 文化部 等颁发的全国级大奖。 另有 11件及 20件作品分获省、 市级奖。 其 中 《 汉 风 乐 舞 》 、 《 运 河 四 季 歌 》 等 4 件 作 品 曾 四 获 徐 州 市 五个一工程奖。4篇论文在国家级、省级刊物发表。
谢黎亮(1954~ )江苏丰县人。江苏省舞蹈家协会会员。徐州市舞蹈家协 会理事。丰县舞蹈家协会主席。1970年入伍,在部队文工团从事舞 蹈表演及创作。所演舞蹈《夜巡》1973年获南京军区汇演一等奖。《送宝书》1975年获全军汇演三等奖。创作舞蹈《花轿舞》1988 年获徐州市首届艺术节二等奖。创作大型舞蹈《双轿舞》2000年获 徐州市首届广场舞蹈大赛一等奖,并获江苏省五个一工程提名 奖,江苏电视台播放,且在2000年代表江苏省参加中国第四届世 界狂欢节展演。
周 斌(1956~ )江苏苏州人。中国公安部文联会员。江苏省舞协会员。 徐州市舞协理事。徐州工程兵指挥学院艺术顾问。1968年考入前线 歌舞团舞蹈专业。参演过《龙腾虎跃》等多部舞蹈。1988年开始舞 蹈创作,代表作有男子群舞《船夫魂》、《源》、《欢庆锣鼓》等, 女子群舞《出水莲》、《雪》、《弯弯的小河》,群舞《欢天喜地过 大年》、《太阳颂》、《春的畅想》、《帕米尔的春天》、《管道人 组舞》、三人舞《军中白鸽》、《野训》、《喜悦》、《月色》,音 舞诗画《橄榄绿放歌》,服饰作品《喜雨、秋枫》、《清风民韵》、《金秋霓裳》等。曾举办个人舞蹈、服饰作品晚会。舞蹈及服饰作品 多次在全国、军区、省、市级赛事中获奖。曾任南京军区联勤部、徐 州等大型文化活动舞蹈总监或艺术顾问。
初 旭(1955~ )山东烟台人。中国国际标准舞总会会员兼教师、A2级评审。英国国标舞教师协会拉丁舞学士。江苏省国标舞协会副秘书长。徐州市国标舞协会副会长。徐州市舞蹈家协会理事。1988年始学拉丁舞。1989年7月任徐州市首届国标舞(交谊舞)比赛评审。1990年获江苏省第二届国标舞比赛拉丁舞新人组第二名。1992年获徐州市第四届国标舞(交谊舞)比赛业余甲组第一名。后转入国标舞教学。 1994年7月创办苏北地区首个少儿拉丁舞培训班,至今已培养出大批成人、少儿国标舞选手,并在国内重大赛事中获得优异成绩。共有5组10人8次在全国级、省级赛事中获奖。其中,3组6人分获首届吴晓邦杯国标舞全国公开赛各年龄组第一名。
曹曙林(1956~ )江苏徐州人。中国舞蹈家协会会员,徐州市舞协主席。 国家一级艺术监督。徐州市歌舞团团长。曾参与组织策划或指导江苏 省第四、五届音舞节和曲艺节、苏鲁两省文化厅的首届柳琴戏艺术节 以及多届中国徐州李可染艺术节及马可艺术节的演出活动。连续六 年担任徐州市党政军春晚及多台徐州重大艺术晚会的策划、艺术 监督、总导演及撰稿人。组织、策划公益性、商业性及大型企事业文 化活动演出近千场。在江苏省第五届音舞节中,歌曲《号手》(作 词)获创作一等奖。现代舞剧《淮海雪》获特别剧目奖。徐州琴书《情满人间》获作品、演出、表演银奖。创作《回家》等3部音乐剧 及小品等。3篇论文在全国性刊物发表。其中一篇获全国性教研成 果一等奖。所在徐州市歌舞团获江苏省文化先进单位。
傅忠霞(1958~ )女。江苏徐州人。中国舞蹈家协会会员。徐州市舞协 理事。副研究馆员。1975年考入徐州地区文工团,后并入徐州市 歌舞团,任舞蹈演员,表演过新疆、藏、蒙、芭蕾舞。1987年任 鼓楼区文化馆舞蹈干部。现任徐州文化馆音舞工作室副主任。曾参 与策划、 编导大型文艺活动40余次, 其中国家级、 省部级活动 8 次。编导《汉魂龙舞》(合作)获国安杯中华舞龙大赛金奖及 国家级山花奖。本人荣获优秀编导奖。作品有舞蹈《砥柱》、《雨夜情》、《水利辉煌》、《希望之光》、《压岁钱》、《飞向 新世纪》、《 咱们的学校挂牌啦》 等。 辅导排练的舞蹈《 美丽天 使》获2009年全国青年才艺电视展评活动银奖,并参加了中国舞 蹈家协会第45届教学成果展演。
鲍军梅(1964~ )女。青海西宁人。中国舞蹈家协会会员。徐州市舞协 理事。北京舞蹈学院中国舞考级中心高级教师、考官。中国舞协注 册舞蹈教师。1980年考入青海省民族歌舞剧院,曾随院出访朝、 蒙、 阿曼、 香港等国家和地区, 任领舞。 中央民族大学舞蹈系毕 业。后在北京舞蹈学院进修中国舞。现任徐州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舞 蹈专业教师,江苏省大学生艺术团徐师大舞蹈团团长。编排的舞蹈 多次在江苏省大学生舞蹈比赛中获特等、一、二等奖。其中,群舞《草原上的扎西美多》2001年获江苏省第三届大学生文化艺术节 舞蹈大赛特等奖。舞蹈《花儿为什么这样红》2006年获江苏省第 五届大学生文化艺术节舞蹈大赛特等奖(第一名)。同时荣获江苏 省优秀指导教师奖。
赵嘉庆(1963~ )江苏徐州人。江苏省舞蹈家协会会员。徐州市舞协理 事。国家二级编导。徐州市歌舞团创作室主任。1978年考入徐州 市歌舞团。1990年进该团舞蹈队。1992年入广东舞蹈学院进修 编导。编导大型音乐舞蹈剧《汉风乐舞》获江苏省第三届音舞节优 秀演出奖及徐州市五个一工程奖。双人舞《落子舞》及《云歌 水》分获江苏省第二届独、双、三舞蹈比赛创作铜奖、指导老 师奖及优秀节目奖。编导大型舞剧《运河四季歌》获徐州市五个 一工程奖。江苏省第四届音舞节上,群舞《烙馍馍》获编导、演 出和音乐三项一等奖,群舞《路》获编导铜奖。导演济南空军政治 部8首军歌MTV比赛获一等奖。导演《华山情仇》获全国梆子剧新 剧目调演演出奖。
王宝红(1967~ )女。江苏徐州人。江苏省舞蹈家协会会员。徐州市舞蹈家协会理事。沛县舞蹈家协会主席。沛县文化馆党支部书记兼业务馆长。曾就读于北京舞蹈学院。1986年起连任沛县所有文艺晚会舞蹈编导及多届刘邦文化节开幕式执行编导。舞蹈《喜庆》、《剪窗花》获中国艺术节优秀辅导奖。现代舞《同在阳光下》、《路遥遥旗飘扬》分获中央电视台春到校园春节联欢晚会创作特等奖和创作一等奖。创编的舞蹈《绿韵》及《温暖》分获全国性大赛创作金奖及编排辅导二等奖。《咱们学校挂牌啦》等四部舞蹈分别在省级大赛和省运会获得一、二等奖或演出奖。2005年曾任全国十运会编导。《武术与武戏》等三篇论文在省级、国家级刊物上发表并获优秀论文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