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举旗帜牢记使命 开拓创新团结奋进 倾心谱写徐州文艺事业繁荣发展的新篇章

文联定稿发印_Image.jpg

尊敬的王慧芬书记、范小青主席,各位代表,同志们、朋友们:  

 

今天,徐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五次代表大会隆重开幕了,这是我市文艺界的一次盛会,也是全市人民文化生活中的一件大事。首先,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莅临大会的省文联、省作协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各位代表并通过你们,向全市广大文艺工作者致以诚挚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  

市第四次文代会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全市文艺战线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文艺路线和方针政策,以真挚的人民情怀深入社会生活,以昂扬的精神状态讴歌伟大时代,以出色的艺术创造奉献精品力作,开创了我市文化艺术繁荣发展的新局面,为又好又快推进“两个率先”作出了重要贡献。一是服务大局成效明显。精心组织“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百名文艺家专题采风”“中国作家看徐州”“文艺家看棚改”等主题活动,踊跃投身以爱党爱国爱乡为主题的文艺创作展演,为人民抒写放歌,为发展加油鼓劲,奏响了时代发展的最强音。二是精品创作硕果累累。倾力打造一大批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的优秀作品,多次摘取“五个一工程”奖、“梅花奖”“兰亭奖”“金彩奖”“金像奖”“金鹰奖”等国家级重大奖项,各个文艺门类争奇斗艳、竞相发展,文艺创作层次和水平不断迈上新的台阶。三是品牌活动影响广泛。做强做响李可染艺术节、马可艺术节等文化节庆品牌,成功组建“北京彭城两汉文化艺术交流中心”等文艺交流平台,广泛开展新彭城书派论坛、文艺“五走进”、天山南北徐州人等特色文化活动,有力提升了城市形象、彰显了城市魅力。四是文艺人才群英荟萃。市文联所属11个文艺家协会目前共有国家级会员410人、省级会员1657人、市级会员5931人,优秀文艺人才不断涌现,文艺研讨和学术交流拓展深化,呈现出队伍壮大、创作繁荣、充满活力的喜人局面。市委、市政府对全市文艺工作和文联工作是充分肯定的,对全市文艺工作者是完全信赖的。广大文艺工作者的辛勤劳动和艺术成就,将永远载入徐州文艺事业发展的史册。  

当前,徐州进入了加速振兴、跨越崛起的新阶段,全市上下正紧紧围绕省委“两快两带三先”新要求,为在苏北率先建成更高水平全面小康社会而合力奋斗。徐州“两个率先”的崭新实践,既呼唤文艺有一个更大的繁荣发展,也为文艺繁荣发展提供了丰沛的动力源泉。希望全市各级文联和广大文艺工作者自觉肩负起推进“两个率先”的神圣使命和职责,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在新的起点上再创徐州文艺繁荣发展新辉煌,为加快文化强市建设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要坚持正确方向,自觉用先进文化引领社会进步。文艺是提高人民精神境界、激励人民开拓奋进的重要力量。文艺工作者要坚定不移地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践行者和传播者,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大力弘扬创业创新创优、争先领先率先精神,凝聚跨越发展力量,鼓舞争先进位斗志,进一步激发全市人民又好又快推进“两个率先”的激情豪情。要把艺术创作融入徐州改革发展的火热实践,以生动鲜活的文艺形式展现徐州科学振兴的壮丽图景,营造干事创业、率先崛起的浓厚氛围,激励全市上下争科学发展之先、创社会和谐之优,凝聚“两快两带三先”的强大合力。要提倡文以载道、以文化人,更好地引导人们在文化消费中接受教育、在精神享受中陶冶情操,积极追求真善美、摒弃假恶丑,充分发挥先进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重要作用。  

要坚持传承创新,大力实施舞动汉风工程。适应时代新变化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需求,充分发挥徐州传统文艺的特点和优势,积极推进文艺观念、内容、风格、流派的全面创新,创作一批“传得开、叫得响、留得住”的精品力作,打造具有鲜明徐州特色的文化品牌。大力实施“舞动汉风”工程,依托徐州两汉文化深厚底蕴,集中力量推出展现汉文化魅力的歌曲、舞台剧、电影、电视剧等标志性文艺精品,改良地方戏柳琴剧、徐州琴书,形成江苏吴文化与汉文化比翼齐飞的新格局。深入挖掘徐州山水文化、书画文化、军事文化、宗教文化等资源,做响云龙山、云龙湖、云龙公园“三云”品牌,更好地彰显徐州楚风汉韵、北雄南秀的文化特质。  

要坚持以人为本,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一切进步的文艺创作都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

人民。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把人民满意作为最高标准,植根人民群众,反映社会生活,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中汲取新鲜养分,在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中永葆文艺青春。要深入了解徐州“两个率先”的伟大进程,深切感受人民群众创造美好新生活的共同心愿,尽情描绘时代发展进步的壮美画卷,热情讴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的骄人业绩。要以群众的视角和立场观察生活,体验百姓冷暖,反映百姓心声,书写徐州人民求富求变求美的奋斗历程,努力创作更多喜闻乐见的精品佳作,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要坚持德艺双馨,努力造就大批优秀文艺人才。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潜心钻研、勤学苦练、执着追求,培养深厚的文艺修养,练就过硬的业务本领,勇攀文学艺术的高峰。坚持艺品与人品并重,时刻牢记社会责任,修炼良好品德,以高尚的人格魅力赢得社会尊重和群众认同。徐州文艺界要大兴团结之风、营造和谐氛围,提倡文人互勉、相互学习,鼓励各个文艺门类相互尊重、相互支持,共同担当起建设文化强市的重任。按照“不求所在、但求所用,不求常驻、但求常来”的思路,加大高层次紧缺文艺人才引进力度,加快培育造就一支文艺领军人才队伍,真正把徐州打造成文艺创作的热土和文艺人才集聚的高地。  

要坚持服务至上,切实加强文联自身建设。文联是党和政府联系文艺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在凝聚广大文艺工作者、推动文艺繁荣发展中担负着重大责任。全市各级文联要更大力度服务会员,大力创新管理机制、服务机制、激励机制,多为广大文艺工作者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把文联真正建设成为文艺工作者的温馨和谐之家。要充分发挥好北京彭城两汉文化艺术交流中心等平台的作用,完善运作机制,拓展服务载体,加强交流协作,进一步提升徐州文艺的凝聚力、创造力、影响力。要深入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引导广大文艺工作者牢记社会责任,恪守职业道德,争做德艺双馨、人民喜爱的文学艺术家。  

加强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是繁荣发展文艺事业的根本保证。各级党委、政府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繁荣发展文艺事业的重要性,切实把文艺工作摆上重要位置,不断提高领导文艺工作的能力和水平。要全面贯彻党的文艺方针政策,尊重文艺发展规律,尊重

文艺家的创造性劳动,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文艺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进一步优化文艺发展环境,加大投入、主动服务、完善政策,推动我市文艺战线多出人才、多出精品。各级领导干部要主动与文艺家交朋友,政治上充分信任,创作上热情支持,生活上真诚关怀,真正成为文艺工作者的贴心人。  

各位代表,同志们,朋友们,悠久的历史文化为徐州文艺发展积淀了深厚底蕴,“两个率先”的生动实践为徐州文艺繁荣创造了广阔舞台。希望全市广大文艺工作者高举旗帜、牢记使命,开拓创新、团结奋进,谱写徐州文艺事业繁荣发展的崭新篇章,为徐州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最后,预祝大会取得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