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力谱写新时代徐州文艺的“汉风华章”

奋力谱写新时代徐州文艺的“汉风华章”

——在徐州市文联第六次代表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

(2018年12月5日)

周铁根

各位代表、同志们、朋友们:

今天,徐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六次代表大会隆重开幕 了。这是我市文艺事业发展继往开来的一次盛会,也是全市人民 文化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在此,我谨代表市委、市人大、市政府、 市政协,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长期关心支持我市文 艺工作的省文联、省作协和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全体与 会代表并通过你们向全市广大文艺工作者致以诚挚的问候!

市文联第五次代表大会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全市上下坚持以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践行新发展理 念,坚定不移推进产业转型、城市转型、生态转型,解放思想抓机 遇、凝心聚力促跨越,办成了一些过去想办而未能办成的大事,取 得了一批开创性的发展成果。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持续高于全省 全国平均水平,产业振兴取得重大进展,中心城市建设展开新的 布局,生态文明建设迈出坚实步伐,蓝天保卫战取得阶段性成效, 营商环境建设扎实推进,民生民计持续改善,成功获得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全国文明城市、中国最具幸福感城 市、联合国人居奖等荣誉,城市的知名度、美誉度、影响力显著提 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自豪感明显增强。去年底,习近平总 书记十九大后首次地方调研就来到徐州,对我市振兴转型实践给 予了充分肯定,对徐州的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并给予了 殷切希望,徐州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性发展机遇。

市文联第五次代表大会以来,我市文艺事业蓬勃发展、全面 繁荣。市文联团结带领全市广大文艺工作者,坚决贯彻党的文艺 方针政策,深入落实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坚持以人民为中 心的创作导向,抓创作、办活动、带队伍、促交流,推动文艺事业发 展取得了新的显著成绩,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作出了重要贡 献。文艺创作硕果累累,推出了一大批体现徐州特色、彰显汉风 气派、充满时代气息的优秀作品,斩获了世界新闻摄影比赛二等 奖、鲁迅文学奖、中国书法兰亭奖、中国摄影金像奖等重大奖项; 文艺活动有声有色,成功举办中国曲艺“牡丹奖”颁奖、中国(徐 州)李可染艺术节、“汉风杯”全国玉石雕刻大赛等重大活动,张立 辰艺术馆、尉天池书法馆、喻继高艺术馆等名人场馆建成启用,打 造了以“彭城画派”为代表的一批特色文艺品牌;文艺队伍日益壮 大,老中青艺术家各展所长,新人新秀不断涌现,呈现出人才济 济、欣欣向荣的喜人景象。实践充分表明,我市文艺工作者不愧 为一支有智慧有才情、敢担当敢创新、可信赖可依靠的队伍,文联 组织不愧为党委政府联系广大文艺工作者的桥梁纽带!

各位代表、同志们、朋友们!

文艺事业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文艺战线是党和人民的重 要战线。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 视文艺工作,始终心系广大文艺工作者。2014年10月习近平总 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2016年11月总 书记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发表重要讲话, 2017年10月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专门部署“繁荣发展社会主 义文艺”的战略任务,先后就文艺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 点、新论断、新要求,深刻阐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的 重要地位作用,鲜明提出了文艺“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方向,强 调“创新是文艺的生命”,殷切希望文艺工作者“坚定文化自信,用 文艺振奋民族精神”,科学回答了事关我国文艺事业长远发展的 一系列重大问题,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和社会主义文 艺理论,为我们做好新时代文艺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一定 要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落 实到文艺工作各方面,自觉践行到文艺创作全过程。

各位代表、同志们、朋友们!

徐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作为汉文化的发祥地,文脉源远 流长、独树一帜,恢弘雄壮的“汉风”激荡千载、生生不息,在中华 文化的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站在新的起点上,全市上下正按照 市委十二届六次全会部署,坚持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 总书记视察徐州重要指示为主线、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旋律、 以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为主抓手,凝心聚力、团结拼搏、加快 发展,努力以高质量发展的过硬成果向总书记交上满意答卷。开 辟崭新征程、实现宏伟蓝图,文艺的作用不可替代,文艺工作者大 有可为。全市各级文联组织和广大文艺工作者要牢记崇高使命、 紧跟时代步伐,始终坚持“双百”方针和“二为”方向,以更加饱满 的热情、更加火热的激情投入到文化高质量发展的实践,为“强富 美高”新徐州建设凝魂聚力、抒情放歌,奋力谱写新时代徐州文艺 的“汉风华章”!

谱写新时代“汉风华章”,必须坚定文化自信,把牢文艺工作 正确方向。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 的灵魂”、“没有文化自信,不可能写出有骨气、有个性、有神采的 作品”。当今世界,社会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更加突出,各种思 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更加尖锐复 杂。全市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坚持以习近平新 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自信,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保持对自身文化理想、文化价值的高度 自信,对自身文化生命力、创造力的高度自信,更好的举精神之 旗、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园,不断提升文艺的感召力、引领力和 凝聚力。要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根本任务,坚 定不移用中国人独特的思想、情感、审美,去创作属于这个时代、 又有鲜明中国风格的优秀作品,更好发挥文艺对时代风气的引导 作用。要牢牢把握“中国精神”这个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大力弘 扬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用好以淮海战役 精神为代表的“红色资源”,让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 人们的内在追求,让美好的道德情感成为人们的精神营养。

谱写新时代“汉风华章”,必须融入发展大潮,奉献更多无愧 于时代的文艺精品。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因时而兴,乘势而 变,随时代而行,与时代同频共振。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把握时代 脉搏、聆听时代声音,主动把文艺追求融入“强富美高”新徐州建 设的洪流之中,贴近发展主战场、深入改革最前沿,以多彩的文艺 形式记录推进高质量发展的火热实践,以生动的文艺形象书写淮 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建设的时代传奇,传播徐州声音,讲好徐州故 事,为我们身处的伟大时代留下鲜明的文艺印记。一个时代的文 艺成就,主要靠作品来说话;一个地区的文艺高峰,主要由优秀作 品来构筑。要深入挖掘徐州汉文化“富矿”,持续实施舞台剧、电 影、电视剧、歌曲,音舞诗剧等系列文艺精品工程,更加注重思想 提炼和艺术锤炼,真正做到叫得响、留得住,传得开,进一步擦亮 具有徐州特色的汉文化品牌。“诗文随世运,无日不趋新”。要把 创新精神贯穿文艺创作全过程,坚持博采众长、兼收并蓄,大胆探 索、锐意进取,在提高原创力上下功夫,在拓展题材、内容、形式、 手法上下功夫,在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上 下功夫,努力打造更多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扛鼎之 作、传世之作。

谱写新时代“汉风华章”,必须扎根人民群众,深入践行以人 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社会主义文艺,从本 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是党对文艺战线的基本要求,也是决定文艺事业前途命运的关键 所在。全市广大文艺工作者要自觉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 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 赏家和批判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不断创作生产群众喜闻乐见 的文艺作品,为人民奉献最好的精神食粮。要始终坚持人民至 上,把握社会主义文艺根本方向,密切对接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新 变化,主动承担起为人民抒写抒情抒怀的职责使命,观照人民的 生活、命运、情感,表达人民的心愿、心情、心声,切实做到在立场 上与人民“心连心”,在情感上与人民“零距离”。要始终追随人民 脚步,关在象牙塔里不会有持久的文艺灵感和创作激情,要走出 方寸天地,阅尽大千世界,深入全面建成小康第一线、决胜“三大 攻坚战”最前沿,从人民的实践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挖掘素 材、提炼主题,真正把文艺创作扎根于彭城百姓生活的丰厚土壤, 让艺术之树枝繁叶茂、四季常青。要始终凸显人民主体,自觉把 人民群众作为文艺表现主体,把道德模范、时代楷模、徐州好人等 先进典型作为表现的重点,记录徐州人民矢志振兴转型的奋斗历 程,展示徐州人民共建共享幸福“大家庭”的精神风貌,弘扬真善 美、传播正能量,激励人们永葆积极向上的乐观心态和进取精神。

谱写新时代“汉风华章”,必须砥砺品行才干,培养造就德艺 双馨的文艺队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凡作传世之文者,必先有可以传世之心”,“文艺要塑造人心,创作者首先要塑造自己”。全 市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深刻领会、准确把握,不断提高思想水平、业 务水平、道德水平,真正做到胸中有大义、心里有人民、肩头有责 任、笔下有乾坤。要坚守艺术理想,坚持把崇德尚艺作为一生的 功课,把为人、做事、从艺统一起来,加强思想积累、知识储备、艺 术训练,提高学养、涵养、修养,努力追求真才学、好德行、高品位。 要牢记社会担当,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珍惜自己的社会形 象,在市场经济大潮面前耐得住寂寞、稳得住心神,不为一时之利 而动摇,不为一时之誉而急躁,当好时代风气的先觉者、先进文化 的践行者、社会风尚的引领者。要精心培育人才,进一步完善文 艺人才发掘、引进、使用机制,加大青年文艺人才和基层文艺人才 培养力度,最大限度地激发文艺工作者的创造活力与创作激情, 造就一批在全省全国有较大影响的文艺名家,形成一支门类齐 全、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文艺工作者队伍。

加强和改进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是文艺事业繁荣发展的根 本保证。各级党委要切实担负起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把文艺工 作摆上重要位置,把好方向、管好导向,加大政策支持和保障力 度,多为文艺工作者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营造有利于出人才、 出精品的良好环境。要用符合文艺规律的方式领导文艺事业,充 分发扬学术民主和艺术民主,保护好文艺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 性,做到政治上充分信任、思想上主动引导、工作上创造条件、生 活上关心照顾。要按照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加强文艺单位党的 建设,选好配强文艺单位领导班子,切实把文艺界各级党组织建 设成为团结带领文艺队伍共同奋斗的坚强战斗堡垒。

文联是党委、政府联系文艺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是推动文 艺事业不断前进的重要力量。全市各级文联组织要树牢“四个意 识”、增强“四个自信”、坚定“两个维护”,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 关于“深化改革、加强引领、加强联络、增强本领、加强沟通”的指 示要求,提振精气神、换发新状态,全面加强自身建设,切实将党 和人民赋予的职责担当好、履行好。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积极 探索创新管理体制、运行模式和活动方式,努力做到“哪里有文艺 工作者,文联的工作就要做到哪里”,进一步加强与 文艺工作者 沟通交流,待人以亲、助人以诚,真正成为文艺工作者的温馨之 家、和谐之家。

各位代表、同志们、朋友们!

盛世谱华章,百花竞芬芳。走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我们迎来了文艺事业发展新的春天。让我们更加紧密团结在以 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牢记使命、坚定信心,团结奋 斗、拼搏实干,奋力谱写新时代徐州文艺的“汉风华章”,为建设 “强富美高”新徐州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最后,预祝大会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