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刘邦故里,大汉之源。中国第一个布衣皇帝在这里斩蛇起义,开启汉王朝400多年的盛世华章,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大一统,汉字、汉语、汉民族……从此屹立于世界之林。
从历史深处走来的徐州,舞动不老的汉风,焕发时代的风采。今天的徐州,豪放与婉约牵手,精致与大气相伴。从昔日兵家必争到今日商贾云集,早已脱胎换骨,华丽转身。工程机械之都、新能源之城、国家环保模范城、国家森林城市……一张张靓丽的名片,见证着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在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建设中的全方位崛起。古老、厚重、神秘,享誉海内外的两汉文化是徐州的一张闪光名片。目前,徐州市正着手打造“舞动汉风”文化品牌塑造工程,将把汉文化作为最深厚最宝贵的文化资源,充分挖掘整理、精心包装提升、广泛宣传推介,形成独具特色的城市文化形象,使历史文化名城整体风貌得到有效保护,使楚风汉韵、南秀北雄的文化特质得到彰显,进一步凸显汉韵悠长的城市文化品格,让“汉风”成为江苏又一个文化符号,形成与“吴韵”比翼齐飞的新格局。
在经济迅猛发展、城市日新月异变化的同时,徐州这座古老的城市开启了新一轮的文化征程。充分挖掘本土文化的特长,并融合当今时代发展的新需求,把文化传承和产业发展相结合,徐州走出了一条独具一格的文化强市之路。一台台大戏,一项项工程,似奇葩竞绽,如百花争艳。舞动汉风,催生了徐州人的文化自信,激活了徐州人的文化自觉,谱写了徐州人的文化自强!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而文学是历史发展的语言镜像,也是现实真实的心灵回声,通过触摸文学,我们可以触摸历史,触摸时代,进而触摸这里的土地,这里的山川河流、人文气息。
古往今来,在中国文学这幅异彩纷呈的历史长卷中,徐州文学不仅有着重要的位置而且有着光辉灿烂的一页。在浩瀚的历史长河里,徐州以其丰富的文化积淀和灿若群星的历史人物为古今世人所津津乐道。而徐州厚重的历史文化,光辉的红色岁月,火热的现实生活,正是催生优秀作家和优秀作品的沃土。近代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徐州作家感应时代脉搏,呼应人民心声,投身火热生活,参与改革实践,创作出一大批体现时代精神、思想深刻、艺术精湛的优秀作品,徐州文坛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群星璀璨、四代同堂、佳作叠出、硕果累累。据不完全统计,徐州作家共发表各类作品3万余篇(首),出版图书300多部。其中刘振华的长篇小说《悠悠天地人》,肖俊志、傅连理、王建的长篇报告文学《主人》,王建的散文集《走过最遥远的风景》获紫金山文学奖,与媒体合办的“晨报文学奖”已成功举办十届等。当下,文学已日益被边缘化,但文学之树根植于生活的土壤,根植于生命灵智深处,根植于文化的长河之中,因此,永远不会枯竭。令人欣喜的是,在徐州仍有这样一批坚守文学信仰的人,他们甘于寂寞,耐得住清贫,以殉道般的虔诚,坚守文学的精神高地,用真诚面对文学,以信仰践行文学,用真情的文字耕耘着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他们有些已经走得很远,有些还在努力前行。特别是有一些作者在艰苦的环境下,仍然坚持写作,并有上佳的表现。他们的坚守常常令我感动。我们应该深深为这些尚怀着文学梦想和坚守的作者祝福。
此次由徐州市作家协会联袂凤凰出版社重磅推出的《舞动汉风——徐州作家精品文丛》,皇皇十二卷,这些作品充分展现了徐州作家的文学才华、思想水平和认知高度,其共同特色是,鲜明的时代精神,感人的艺术魅力和强烈的个性色彩得到了和谐的统一。我欣喜地看到,我市作家展露出令人鼓舞的创作活力。
我们常说,在当下充满喧嚣、个人欲望膨胀的年代,面对生存与精神、现实与理想的两难境遇,人要在生命的终极目标上营建一所心灵栖息之地,需要超乎寻常的毅力和信念。所以,我们的作家选择了写作为自己的心灵家园,作为对视喧腾世界、超越所有生存尴尬的一个理想的处所。正因为有着这种坚毅不拔的信念,他们的才情和秉赋,在这块心灵的芳草地上得到了尽情的挥洒,他们的文笔也总能给人以痛快淋漓之感。
徐州市文联第五次代表大会提出,今后五年将重点培育“汉风”作家群,激励他们扎根本土,创作精品。我认为,我们徐州的作家应致力于提升个人素质,广泛吸收世界文学丰富的经验,同时又紧密结合徐州的地方文化特色,从而对本土文化做出一种丰富而又富有张力的表达,在当今文坛舞动文学汉风。这就需要我们徐州的作家既要根扎厚土,心系汉魂,又要目视全球,笔写自我,夯造独具一格的文学特质,不断创作出无愧于这方热土的文学作品,努力构筑徐州文学高地。
文学事业是一项崇高的事业,有理想有抱负的作家都要用德艺双馨的标准要求自己,多采撷鲜活的素材,多反映火热的生活,多讴歌可爱的人民,努力创作出更多感动社会、激励人心、思想性和艺术性完美统一的精品力作。有了深邃思想,作品就会变得崇高;有了精湛的艺术,作品才能历久弥新。真、善、美、爱,是思想内涵所在,独特的艺术灵光,才能让作品的思想和精神,点亮我们的心灵,照亮我们的生活。
大风起兮竞风流,“舞动汉风”看今朝。波澜壮阔的时代为作家们提供了十分深广的创作空间、无比丰富的创作素材和突破自身的无穷力量,全面反映改革开放成果、体现时代精神的经典之作、撼世之作,应在我们的热切期待中傲然出世!愿徐州作家们真正担当起历史的重任,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以饱满的热情,生动的笔墨,感人的形象,描绘徐州多姿多彩的新图景新画卷,创作出更好更多的具有徐州风格、徐州气派、徐州元素的文学精品!
是为序。
2013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