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艺术等级考试报名入口

文艺视角下的徐州 | 伊尹:青春绽放在电焊火花里——记力泰钢结构生产部班长李帆

发布时间:2021-01-19 23:52:44 内容作者:

1.jpg

偶然成就了抉择

“你一个女孩子,为什么不找一份环境更好一些的工作呢?”这是力泰钢结构生产部工人李帆听过的最多的一句疑问。
是啊,在这些对她提出疑问的人的眼中,身材娇小,穿着朴素的工作服,戴着防护长筒手套,安全帽下有着一张甜美笑容的年轻女子,是和焊枪与容易灼伤皮肤的火花四射难以产生联系的,电焊这种带有一定风险的职业,不该是年轻女孩所处的位置。
对这个问题,李帆淡然微笑回答过许多遍,一开始她也从没想到,自己的青春是与焊枪相伴的。李帆的回答很平凡也很简单,她的选择出于偶然。
十二年前,已经是三个孩子母亲的李帆经过考虑准备找一份工作,一开始考虑的问题是,这份工作离家要近一些,这样才能方便照顾家庭,有足够的时间用来陪伴孩子的成长。带着这种想法,李帆走进正在招聘之中的力泰。
前来报名的人有很多,在选择报哪种工位时,李帆看到报名的人都是挑选氩弧焊这个工位,但是没有人去选择气保焊这个工位,李帆纳闷地想,十个有八个都选择氩弧焊,气保焊却没人愿意去做,可是氩弧焊哪有这么多的工位呢,不如去学学气保焊吧!带着这个想法,李帆选择了气保焊。
人家挑选氩弧焊这个工位当然是有原因的,氩弧焊只有光弧,而气保焊会产生高温与火花,在进行焊接时火花四溅,溅起的火花容易烫伤焊工的皮肤。踏进生产车间之后,从没摸过焊枪的李帆,站在车间就这样看了一个星期,师傅焊枪下四射的火花让她感觉有点发怵。
过了一周,李帆终于有了拿起焊枪的勇气,当师傅停下来的时候,她拿起焊枪,先用废料开始了焊接练习。第一次拿焊枪,焊枪不听她的使唤,焊出的接缝不是直线不匀称,她看了感到很是难为情,心想在一旁看的时候,感觉这活并没那么难,可为什么到了自己的手中,却又是那么难以控制与掌握呢。
带着必须要掌握好的决心,李帆又继续练习了几天,有一天师傅看了看李帆的‘作业’并对李帆说:“行了!你可以去做工件了!”
李帆有些胆怯,练习和正式上生产线可不一样,她担心做出次品。师傅说:“你可以的,焊坏了不用怕,还可以改嘛!”在师傅的鼓励与耐心的传授下,她终于能够焊接成型,虽然有些焊缝看上去还不完美,但师傅会处理好让她重新再进行焊接。
看到李帆的认真与好学,有种敢啃硬骨头的精神,焊接技术过硬的车间主任也经常将他的技术传授给李帆,手把手的教她,耐心地一遍又一遍做示范。在师傅与同事,还有领导们的带领下,李帆终于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电焊工。
有句老话说,干一行厌一行,可李帆从没对自己的工作产生过乏味感,但电焊会产生高温灼烤,溅射的火花经常会烫伤皮肤,女孩都爱漂亮,年轻的李帆也同样非常在乎自己的容貌,一开始看到脸上高温灼烤留下的印记,脸颊的皮肤被烤的发黑,胳膊上还有斑斑点点烫伤,李帆也曾想过,要不要换一份对皮肤不会造成伤害的工作呢?
考虑过后李帆选择继续,她喜欢这个和谐与融洽的大集体,她喜欢这份工作,很难有对工作保持始终如一热忱与专注的人,可是对这份普通与平凡的电焊工作,李帆做到了,自从参加工作以来,她的每一天都带有热忱与投入,她以她的行动与表现诠释了做一行爱一行的真谛。
偶尔有新来的员工,还会问她这一句-----为什么不选择一份适合女孩做的工作呢?但是看到李帆的工作态度与劲头时,他们就明白了为什么她不会换别的工作,有着这种精神与热忱,这就是她最热爱的工作。

要做就要做完美
李帆形容她和同事们的关系,就像家人一样的团结与友爱。
2018年,车间选班长,李帆没想到她竟然全票通过入选成为班长,这让李帆有一些不知所措,在她看来,无论是从年龄资历,还是从工作经验上,她都不足以胜任这个职务。李帆找到领导那里,要求领导换能够胜任这份职务的员工来做班长。对李帆的请求,领导笑了笑,说为什么要换别人呢?你就是员工们选出来的,他们认为你能够胜任这个职务,和你天天在一线工作的员工最了解你,也最清楚你能够做好班长这个职务。从领导那里回来,李帆心想,既然同事们都相信她,那么她一定不会辜负同事们的信任。
其实那时李帆并没想明白,同事工友都选她,并非是为了选一个只是技术过硬的人做班长来带领班组,而是因为她的性格,工友们的心最敞亮,他们喜欢与相信这个性格活泼大方,对工作又有始终如一执着心态的李帆,无论是面对挫折与失败,还是表扬与荣誉,她都能够保持从容的微笑,有这样一个心态从容与淡然,又能够吃苦耐劳的班长,在她的带领下,相信他们这个班组会越来越好。
工友与同事们没有看错人,李帆不负众望,她的身上有着较强的沟通能力;她善于合作,有着突出的团队精神与组织能力;她身先士卒,工作积极认真,在她的带领下,无论是个人成绩还是班组的工作成绩都非常优秀与突出,个人被多次评为“力泰十佳员工”、“力泰优秀员工”、“力泰进步员工”、“力泰优秀管理员”,“先进班组长”等荣誉称号。
只有经历过辛勤的付出与浇灌才能取得硕果与成绩,李帆这些各项优秀的成绩背后,也有着她的不为人知的辛苦,她的双颊因为电焊的灼烤,每到季节更替与流汗的时候都会有刺痛感,她的胳膊与手上留有烫伤的疤痕,她说有一些疤是再也消不掉的了,女儿给她画了一幅画像,并在画上写:整日工作,汗如雨下......心疼你身上的烧伤。这是女儿眼里李帆工作辛苦的写照。但李帆很知足,有人为了事业忽略了孩子的成长与陪伴,有人为了家庭而无法投身事业,但她两兼顾了!
当荣誉与肯定在身,李帆从没骄傲过,她深知所有的奖项与肯定,只是对她工作的一种激励与鼓舞。秉承“优质高效,求实务进”的工作理念,李帆更加勤于学习,在工作中不断提高自身技能,接连获得国家电网和各种技能证书。
当然在工作中李帆也会遇到难题,有几次,厂里接到的焊接生产任务难倒了李帆她们这个班组,就连技术最过硬的师傅都挠头犯难,李帆有种困难面前从不会退缩半步的劲头,越是难,越是要想法解决困难,既然厂里接下了这单生产任务,那么她就要做到不管用什么方法都要解决这个困难。
生产材料放在眼前,李帆和班组成员想方设法去完成它,焊接这种活看似没有多么困难,但每个角度与尺寸都有着千差万别的后果,一但失败就会产生次品。焊接材料有内缝,需要钻进去进行焊接,当时又是盛夏天气,管子里无法吹风进行降温,狭小封闭的高温作业环境,是常人无法忍受的酷热与辛苦,李帆就和班组成员轮流替换进入管子里进行焊接工作,边焊接边总结和完善,想了很多的办法,商量出来许多个方案,在失败的基础上不断进行改进。
困难面前一败再败,没有人泄气,这个方案不行,那么再想下一个解决方案,还不行,那就继续找方案与尝试,再硬的骨头,只要不泄气多努力,总会啃得动。在李帆的带领下,班组加班加点,在生产车间反复进行勘察和数据收集,再进行技术上的尝试,通过改进与反复努力,班组终于做出了合格的产品,在行吊等大型机械的配合下,李帆带领的班组终于出色的在客户要求的时间内完成了生产任务。
车间里,李帆接受电视台采访的时候,李帆同一班组的工友站在一旁看着并笑着说:“李帆化了妆还真好看啊!”记者问:“李帆平时不化妆吗?”工友回答:“哪有时间。”
陪伴李帆绽放的青春,不是化妆品,是她焊枪下绽开的火花;合格与无疵的产品与优秀的工作成绩,这才是李帆眼里的完美。

曾是最美逆行者
2020年初,疫情突起,李帆所在的企业显露出民企的担当,2020.2.14清晨,因为疫情被封在家中的李帆突然在工作群里看到一封号召书——

  最美的建设者
2020.2.14 星期五 早

  湖北疫情牵动全国和全世界人民的心,国外的资金和物资不断援华,外籍专家纷纷自发的来华参战,国外的中国医生和专家也纷纷选择回国报效祖国!国内更是各行各业,大、中小企业、明星、个人都积极自发的捐款捐物,甚至连环卫工人、捡破烂的人都慷慨解囊,尽自己的微薄之力,让人感动!
从老到小,84岁的钟南山院士奋战在第一线,近90岁高龄的老退休医生再次上岗,全国各地的白衣天使飞奔武汉、加入抗击疫情的队伍中来,3岁的孩子鼓励护士妈妈不回来,以及奔赴武汉的军人、建设者们,他们在春节期间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机会,投入抗击疫情的战斗中来。他们也是爸爸、妈妈、儿子、女儿他们在突如其来的疫情面前,在大家对疫情避之不及的时候,他们身先士卒奔赴在第一线,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无不全中国人民为之动容!他们何尝不是最美的逆行者!这一幕幕的场景,一桩桩壮举,足以惊天地泣鬼神!
作为我们一线的建设者们在和平时期为人民的安居乐业而建、为人民的出行美好生活而建。现在疫情当前,临危不惧,英勇奋斗可以抢建医院,就更是为人民的生命而战!为国家的命运而战!为自己的伟大情怀而战!
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出动全国各地上万名建设者夜以继日奋战十天成功投入使用,其速度让全世界人民震撼!时间就是生命!现在我们省在南京、苏州抢建南京苏州“小砀山”医院。中建八局选中我们公司,希望我们力泰员工都拿出国家有难,匹夫有责的态度和爱国主义情怀,也为家人积德行善在自己的人生中重重的浓墨重彩的一笔!在疫情来临之后,我们公司也积极捐献物资和善款并准备投入抗击疫情的战斗中,公司希望全体员工踊跃报名(现在需要焊工及铆工),争取机会,不留遗憾,在人生的道路上,记录这一伟大壮举!邳州政府和公司衷心感谢各位的参与,也为你们伟大的精神而自豪,平时大家要心存善念,关键时刻来为国家做贡献!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总有勇敢,有担当的人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这种团结就是力量的精神,让我们感动,只要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相信疫情一定会早日结束,加油武汉、加油中国!
徐州力泰建设实业
2020年2月14日星期五

  一声号召,即刻响应,微信群里,上到公司领导下到传达室的保卫大爷,大家纷纷自愿报名。李帆站起身对家人说,我也报名。但此时家人却深有担忧,疫情严重,也不知道将会发展成什么状况,家里还有三个小孩子,婆婆和丈夫都劝她还是再考虑考虑。
李帆对丈夫说:“如果这一次我不去,我心里不踏实,我想将来我一定会因为这件事而后悔。”丈夫不再劝她,片刻之后,丈夫轻声又一字一字回答:“那你去吧!”从丈夫的眼神里,她看到了支持,面对严重的疫情,家人是担心她的,但国家也是家,国家是大家,为了国家,为了这个大家,这时她必须要挺身而出责无旁贷。得到家人的理解与支持,李帆在微信群里响应:我报名。
报名没过多久李帆接到通知,时间紧急,她只有一个小时的收拾时间,一个小时之后公司派车来接并回公司集合出发。出门时,看着丈夫担心的眼神,她对丈夫说:“你放心,公司为我们做好了防护,各种防护都有,你不用担心我。”
报名当天晚上七点准时出发,李帆看着车窗外的夜幕,是雨加雪的恶劣天气,李帆的心情有一点复杂又带有义不容辞的坚定,建设也是一道抗击疫情的战线,奔赴也是使命的号召,身边的同事工友们更是给了她一份坚信,这道难关总会过去,我们的祖国有着这么多逆流而上的志愿者,还有什么困难是战胜不了的?
大巴车在夜间抵达南京,在南京小汤山建设工地临时休息的地方,经过两个小时短暂的休息,李帆和同伴走向建设一线。
第二天雨雪停了,但又刮起了大风,来之前李帆就想过,这一趟肯定会很辛苦,但没想到那么的苦,雨雪过后工地一片泥泞,脚下全都是水,李帆的鞋子湿透了,寒气从脚心往骨子里钻,寒风吹的她的手几乎拿不稳焊枪,即使不停工作,也不能避免寒风的穿透。三餐是方便面,偶尔有盒饭,开水没多久就变成温水,大家伙儿就用温水泡面......战疫如同上了战场,从领导到员工,每个人都力所能及忙碌在泥水交加的建设工地上,工友此时如同战友,在这样的环境中,李帆和战友们接连工作,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累了,就休息一会儿,稍作休息又拿起焊枪继续工作,此时所有人的信念统一成为同一股力量,全力完成建设工作,为国家的抗疫防线增添一块砖。
一周之后,力泰的志愿者们结束了建设任务,正在建设工地的李帆接到回程的指令,放下手中的焊枪,李帆看了一眼工地,这里是没有硝烟的战场,和疫情做斗争的战场。登上回程的大巴车,李帆又回头看了好几眼继续建设中的工地,她的心中有种挂念,她会永远记得这段不寻常的日子,众志成城,共克时艰,这将成为历史中浓厚的一笔,这其中,有她的奉献与参与。
从南京小汤山建设工地回来之后,李帆和同去建设的同事们在厂里一起进行半个多月的隔离,偶尔回到寂静的车间,打扫一下卫生,李帆心里暗想,希望这疫情早点结束吧,春天都来了,一切该恢复正常,她多么希望像从前那样投入到繁忙却又热闹的生产之中。
正是因为有了逆行出征的医务与防疫人员,有了这些有所担当与奉献的,奔赴抗疫前线的志愿者与李帆这样的建设者们,全国上下齐心,万众一心,众志成城,阻击了疫情,为世界做了一个榜样。恩格斯曾说过,一个聪明的民族,从灾难和错误中学到的东西会比平时多得多。通过这一次的‘逆行’,李帆同样从中有所体会与认识,她感觉到自己的成长,以及她对下到小集体,上到国家民族责任感的重新认识,那是一道充满了勇敢与坚强的堤坝,昨日已去未来可期,她将秉承这种硬堤一样勇敢与奉献的精神,在平凡朴实的工作中继续发扬这种精神。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