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艺术等级考试报名入口

无与伦比的东方艺术!因为"一组铁壶",总统夫人为这名徐州艺术家打call

发布时间:2017-11-23 00:56:54 内容作者:徐州文艺网

总统夫人向他表达对东方艺术的尊敬

11月6至11日,首届塔什干国际装饰艺术节在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举办。此次艺术节的作品选拔极为严格,各市文联选择有本地区特色的项目上报省文联,江苏省文联从中择优再上报,国家文联从中在选择十几个项目,报给塔什干主办方。最终,主办方从中选择了两个中国艺术项目参展,一个是杭州陶艺,另一项则是徐州马小林的铁壶。这两项工艺之所以能入选,因为在主办方看来,它们最能代表东方艺术魅力。受邀的杭州艺术家因为签证的原因,最终没能出现在艺术节现场,马小林成为唯一一名出席这次艺术节的中国艺术家。

受邀出席艺术节的除了乌兹别克斯坦本国的艺术家外,还有来自阿塞拜疆、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俄罗斯和意大利等国的艺术家。马小林将自己最满意的铁壶作品带到了展会现场,并向参展观众介绍了这一在中国近2000年的历史的铁壶艺术特色,人们惊叹在这一实用器具上体现的东方文化印记和它独特之美。乌兹别克斯坦总统夫人也出席艺术节,在接见参展艺术家时,她特意将马小林叫到身边,向他表达了自己对来自东方艺术和艺术家的尊重。这也是他国参展艺术家没有的荣耀。

艺术节现场,马小林的一组铁壶铁艺作品最抓观众眼球。一鼎烧炭炉上方悬着一个伸缩杆,杆子装饰着3个铁艺小猴子,猴子们头朝下,首尾相连,组成猴子捞月的经典造型,杆下方的铁钩上挂着一个造型精美、颜色古朴、纹饰考究的铁壶。马小林向观众和艺术院校的大学生们讲述“猴子探月”的故事,讲述自己对铁壶艺术的理解,也讲解作品传达的中国文化内涵。观众被深深折服,竖起拇指称赞:“东方之美!”

对着日本铁壶,琢磨铸造工艺

马小林与铁壶结缘是在2006年,当时他和几位搞艺术的友人一起去日本游玩,大家惊叹于日本铁壶流露的“匠人气质”,每人花了六七千元买了一把带回家。回到徐州之后,认真研究了日本铁壶的美学和实用价值之后,他也想试试自己做做看。在这之前,马小林的主业是画画和雕塑,几十年的从业经历练就了扎实的艺术功底,他觉得铁壶做起来不难。于是,他和朋友们一起搜集资料和原材料。

但真正做起来并没有想像那般容易,光是失蜡法的铁水铸造技艺一项,他们就花了半年多时间才攻下。技术上的难题解决之后,凭借着扎实的美术功底,艺术上的问题解决起来容易多了。很快,马小林就做出了自己满意的铁壶。可问题又来了,和其他艺术品不一样,在2006年,铁壶作为工艺品受众人群很小。为了让大家了解这个艺术门类,每有满意的作品问世,马小林就会送同学或艺术圈的朋友,以扩大影响。

早在秦汉时期,铸铁工艺在中国已被广泛应用,但铁壶真正作为实用器具和文化审美符号盛行则是在隋唐。而隋唐是中日交流最为繁盛的时期,铁壶工艺也在此时传到日本,并被完整继承下来。如今,日本铁壶的器形、纹理仍保留着明显的隋唐文化符号。而在中国,到了清末民初,在西方工业革命的冲击下,中国的造壶业开始广泛使用西洋铁皮和冷轧铁板。这种铁壶制造工艺简单,制作流程短,原料便宜,冲击之下传统的铸造铁壶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但在日本,铁壶铸造工艺被完整保存并流传下来,以至于很多中国人去日本旅游,会高价购买日本铁壶作为纪念品。

把浓浓中国风铸在铁壶上

之后一个偶然的机会,马小林带着自己做的铁壶再去日本,日本同行看了之后连连夸赞,订购后贴上自己的商标,作为“日本铁壶”出售。短暂的成就感之后,马小林认为这不是长远之计。他认为铁壶根植于中国文化,也一定能在中国文化的基础上发扬广大,被更多人接受。

于是,他加大了推广力度,带着自己手工制作的铁壶作品到国内各地参加各类艺术节和展览会,并在各种场合向大家普及铁壶艺术在中国的传承历史。另一方面,他开始深耕中国文化,在铁壶上注入更多中国特有的文化符号。

徐州是汉文化的发祥地,马小林将汉画像石、汉玉上独有的汉代文化符号移植到铁壶铸造上。在平时的资料搜集、观光游览时,古代官服上的图案,各种器皿上的乳丁纹、回型纹,他也会记下来用到铸到铁壶上。马小林还会用上自己的书法功底,结合铁壶器形,将古人文人的诗词铸到壶身上。这样一来,他做的铁壶和日本铁壶在符号语言和器形特征上就有了明显的区分度,呈现出中国文化特有的人文气息。

马小林的努力没有白费。这几年,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大家对于国产铁壶的认可度越来越高。有了这次参加塔什干艺术节的成功经验,马小林计划带着自己制作的手工铁壶,更多地走出国门,赢取更多的尊敬。“这也一种文化自信!”马小林说。 彭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王韬